四之後為期十的峰內大比終於結束,大比的目的是考驗弟子的實力,是為了激發弟子進步的鬥志,同時也是為了獎勵弟子。
而這最為優厚獎勵針對兩類人,第一類就是峰內外門弟子的前十名,因為他們實力強橫、修煉刻苦故而需要獎勵,第二類就是名次進步最大的前三名。其他弟子依據自身排名宗門也會給予獎勵,但是相比之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要知道峰內弟子的前十名幾乎都是已經成為外門弟子十幾年的老弟子,他們可能由於突破辟穀失敗永久性地停留在這個境界,所以對他們的獎勵並不能明什麼。
真正明宗門想激勵弟子變強的就是那對名次進步最大的前三名的獎勵,宗門對這前三名的獎勵甚至比峰內大比前三名的獎勵都高。
但是為了防止老弟子故意輸掉比賽拉低名次,然後爆發提高名次,特意規定這前三名弟子成為外門弟子的時間不超過五年才有資格領取獎勵。
要知道這峰內比試可是五年一次!這樣一來就免去老弟子作弊,還能讓新晉的外門弟子更加勤奮的修煉,為的就是那進步前三名的獎勵。
張洵本來的名次在最後面,但是由於他最終的名次是第一百八十名,他的進步自然最大,當之無愧領取了進步第一名的獎勵。
要知道那獎勵是除了宗門五大至強法術之外可以在萬法閣再挑選一門法術或者武技,此外還獎勵一百顆靈石、一個儲物袋以及一件半法寶。
此刻張洵的手心赫然是又出現了一個金色的法字,只不過比當初他獲得的那法字的顏色上要暗淡上不少。
一百顆靈石更是讓張洵受寵若驚,有了這一百顆靈石他能在接下來的五年裡修煉地更快,能用來購買更多他修煉所需要的物品。
那儲物袋則更是神奇,別看只有巴掌大,但是裡面的空間極大,張洵用柴火試了一下其中空間的大,他發現其內部能容納半間房屋大的物品。
而再重的物品放到其中都不會改變儲物袋的重量,有了這儲物袋張洵以後行事會更加方便,武器也可以直接放到裡面,不用怕被其他人看見而產生搶奪之意。
但是那儲物袋本身在外門弟子之中就是稀罕之物,唯有每年院內弟子前五名,進步前三名和每五年峰內弟子前十名以及進步前三名才會被獎勵一個儲物袋!而且每名弟子只獎勵一個儲物袋,不可重複獲得。
所以這外門弟子之中誰有儲物袋就代表誰的實力強悍或者潛力非凡,所以儲物帶雖然稀有,但是卻沒有人敢公然搶奪,一來這是宗門的賞賜之物,二來誰也不願意與一個潛力巨大的弟子為敵。
張洵得到的那件半法寶也是一柄飛劍,不過比當初他花三顆靈石打造的普通飛劍卻是強悍了數倍,不僅更加鋒利,而且注入靈氣之後還能變大變,威力更能隨之增加,使得張洵直呼神奇。
而之前張洵獲得的那把求道殘劍也被其拿出,想以最常見的滴血認主之法控制求道殘劍,然而張洵的血液滴在求道殘劍上的瞬間便被排擠而出,似乎不願人張洵為主。
儘管如此張洵卻依舊能感受到那求道殘劍的親切之感,使得縱使求道殘劍未曾認主,也如同屬於張洵一般,張洵可以照常驅使飛劍。似乎這親切之感並非建立在血肉之上,而是來自更深的層次。
既然如此張洵也只能收起求道殘劍,改日再來研究。
這次峰內比試雖然張洵止步一百八十名但是他的收穫卻是不,他明白今後不能以自己單方面的印象來看人,也知道不能狂妄自大、魯莽妄為,更知道他的修為還是太低了,他還是太弱!
以他目前的修為想憑藉他父親留下的虛影找到其父親的蹤跡,只怕是不可能。於是他決定在接下來的五年裡要進行一番苦修,提升修為。
張洵依舊時不時製作靈符讓黃橋售賣,所以即使張洵沒有抽空去做任務,他手中也不缺靈石。
憑著他那手中金色的法字以及手中的一百顆靈石,張洵三年裡來到這萬法閣三次,第一次他選取了一門名為困靈術的法術,這困靈術正是當年張洵在巨蟒洞穴中看見過的困靈術,在宗門諸多法術之中排名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