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沉浸在修煉之中,而張洵之所以如此拼命就是因為此時距離張洵來到萬靈宗已經將近五年時間,每五年一次的峰內大比終於要開始了。
赤靈峰一共四院,分別是赤靈院、赤火院、赤水院、赤陽院。四院之中赤靈院為首,是四院之中最強的一院,更是赤靈峰最古老的一院。
其院主名為金羽,是那來自赤靈峰的宗門大長老的弟子,金羽自身修為也是極高,在四院院主之中位列第一,更是兼任赤靈峰峰主,可想而知這赤靈院的地位。
五年前那梅靈和背劍男子的體質都是絕佳,百年難得一見,那金羽硬是將梅靈收到了自己這一峰之下,為了防止其他峰將梅靈收走,更是說動自己那師尊破例收梅靈為弟子。
至於那背劍男子由於擅長劍術,自然是去了對劍術鑽研更加深入的劍靈峰,不論金羽提出什麼要求那背劍男子都不肯來他的赤靈峰。
將那火龍術作為赤靈峰弟子的基礎法術也是金羽提出來的,當年宗門內九成的長老都不同意這做法,但是那金羽卻是不管,認為實力最重要。
況且雖然那火龍術練習門檻極低,但是想要進步卻極難,雖修煉至第三層這火龍術極強,但是古往今來只有他師尊一人練成此境界,根本就不怕傳到外面。
再加上這火龍術本身就不是萬靈宗獨有的法術,被當成宗門的第五術也是因為他師尊將這火龍術修煉到第三層,其威力的確強大,才被公認為第五術。
在這之前這火龍術雖強只不過是排名第二十罷了,宗門內一干長老竟然被他說的啞口無言,再加上宗門急需提高實力,所以才准許了金羽的做法。
往年每次峰內比試那赤靈院都包攬了峰內比試的前三名,本來這一次比試有梅靈在,再加上院內的一些老弟子,包攬前三也不成問題。
但是那梅靈天資過於出眾,竟然四年的時間就突破到辟穀境界,這讓那金羽欣喜異常,但是今年包攬這峰內大比的前三怕是有些困難。
張洵第一次參加比試就遇見了五年一次的峰內比試,不可謂是運氣極佳。要知道這整個赤靈峰的外門弟子加在一起一千多人,這一千多人裡,有如同張洵這般第二年成為外門弟子的,但是更多的是五年、十年甚至是十五年前就成為外門弟子的老弟子。
這種老弟子一般開脈時體質都在五和六,修煉起來極為緩慢,十幾年的功夫也不過修煉到開脈八層開脈九層,然後就卡在那裡,等待時機突破到辟穀境界。
他們雖然修煉慢,但是實力卻是絕對的強橫,十幾年的法術修煉,足以讓他們對法術的掌控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是同時掌握好幾門法術和武技。
而修士突破到辟穀境界是有機率的,修士開天脈時的體質越高,突破辟穀的機率也就越高。體質為九,幾乎百分百能突破。
體質為八有七成機率突破,體質為七隻有五成機率突破,體質為六隻有三成機率突破,體質為五就只有一成機率突破,五以下的體質幾乎沒有可能突破到辟穀境界。
修士之神通廣大令凡人吃驚,但是修煉之艱難更是令常人難以想象,可見天地之間有得必有付出。
開脈之上的辟穀境界,正如同這境界的名字一般,可以遠離穀物,依靠靈氣補充身體的力量,這就已經真正和凡人劃開了界限,要想達到這個境界又怎能不難?
張洵此刻還只是開脈七層境界,後面的路還遠,他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此刻已經是峰內比試的前一天了,張洵依舊按照原計劃修煉,根本沒管第二天的比試。
第二天一早張洵拿著他那把飛劍便來到了峰內比試的場地,只見一千多外門弟子,在廣四周坐開來,那廣場也被分成了九個部分。
每一部分赫然都是一個比試場地,在每一部分數丈高的空中都有一個金『色』數字,從一到九,每一個數字就代表著它下面的比試場地。
在每個數字的上方更有一名修士懸空而坐,想來他們便是每一個比試場地的裁判了。在廣場的正前方還有一高臺,此時一干院主、院內長老正坐在上面準備觀看即將開始的比試。
在那高臺的正對面,也就是眾修士的背後,還有一巨大的光幕,赤靈峰所有外門弟子的姓名都在那光幕之上,無一遺漏,而那姓名的順序便是五年前的順序,張洵的由於沒有參加五年前的比試,名字自然是在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