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那個地步,你給我說說,你大伯對國家的態度如何..有沒有跟日本人頻繁接觸。”
“不知道,我爸是他養大的,我不是,他做過好幾個地方的縣官,反正我記得他不管走到哪裡,家裡會掛上一副對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連親親侄兒,都不敢打包票。
華北這個地方太複雜。
江向陽顯然不會掛著一副對聯,判斷對方愛國傾向。
“等陳政委他們回來,我們去一趟靈壽,看看他是真愛國,還是假愛國..”
“大伯連同夫人在內,三房妻妾,我有一個堂姐,一個堂妹,一個堂弟..原本還有兩個堂兄,都夭折了,所以他們一家都很偏愛6歲的堂弟...我堂姐在北平燕大讀書..”
眼看江向陽自顧自的向前走,胡乃武如數家珍,機關槍一樣,追上去,彙報著大伯家的情況。
幾個學員同學,加戰友,紛紛笑起來。
團長剛才問你,你不說,現在不想聽了,你著急了。
“行了,別想太多,我們黨人,不是六親不認的,你我本來是戰友,基本的信任該有的,倘若有朝一日為國捐軀,我們還要相互照顧父母,親人。再說,我們沒有接到命令要在這裡發展蘇區,所以也不會在這裡取締政權,打土豪,鬥地主。”
江向陽這個話一出來。
同學的嘲笑,變成了會心的微笑。
胡乃武剛毅的臉上,也綻開了花朵。
抬頭挺胸,朝著石門走去。
這年代的石門..跟後世繁華的省會大都市不一樣。
嚴格說來,這裡本來是一個小村莊,因為修到正定的正太鐵路,只到了這裡,成為了兩條鐵路的交匯處,才有了這個城。
連個城牆都沒有。
最大的建築,成了晉綏軍的兵營。
車站,貨場,還有幾條街道,就是後世的河北省會。
附近好像還有一個省會,也是因為兩條鐵路交匯,繁華起來的。
江向陽笑了笑。
按照參謀長發來的電報,很快找到了一家很簡陋的雜貨店。
沒有招牌,沒有營業執照,大門還很矮,江向陽都不知道該不該走進去。
“請問你們這裡有味精嗎?錯了,請問你們這裡有醋嗎?”
該死的味精,蘭州繳獲的味精,還沒出青海就吃完了。
燒烤缺了這一味,真是感覺少了好多東西。
到陝北,孜然,花椒這些香料,全用完了,好不容易剩了點辣椒,都被陳師長打劫了。
進陝北後,吃的那個沒滋沒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