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廣積糧緩稱王!
見到張遼還是有些疑惑,呂布就跟他解釋道。
“如果是剛開始的鐵鍋。”
“那我們肯定是虧本的。”
“但現如今。”呂布臉上露出竊笑的表情讓張遼牙癢癢。
“也就是說,我們不虧咯?”張遼也弄不清楚鐵鍋的成本,但見到呂布這般說了他就放心了。
呂布點點頭。
最開始鐵鍋的價格,因為剛剛製造出來,成本會比較高。
以鐵鍋的弧度所用到的鐵,那能達到百鍊鋼的級別,一口鍋的成本價要在三萬錢左右。
呂布制定的犛牛綿羊換鐵鍋,價格在每口鐵鍋要一百頭羊跟五十頭犛牛。
尋常一百頭羊,在漢境可以隨便買到五百錢一頭以上,犛牛更不用說了價格更是昂貴一頭五千錢以上都是隨隨便便!
光是綿羊就可以抵消成本了。
但呂布能就此滿足嗎?
當然不可能了。
鐵鍋這種神器,價格怎麼可能如此低廉?
在呂布的設想中,初期鐵鍋可以算是奢侈品!絕對不可能有人能夠仿照鐵鍋。
所以,在制定綿羊一百頭後,呂布又多要了五十頭犛牛!
這五十頭犛牛,可謂是成本之外的收益!
暴利都不為過!
所以呂布開始的目標並不是放在羊身上,而是放在犛牛身上!
牛在這個時代,對於漢境來說可謂是稀缺之物,呂布從西羌之地得到的犛牛根本捨不得宰殺,而是用來當做耕牛。
當然呂布也不可能拿出來買賣。
尋常的牛價格,在市面上都要三千錢到五千錢。
他也覺得,沒有那麼多人有閒錢來買他的犛牛。
所以,呂布就用手上的犛牛,以低成本租借給西涼的百姓們。
如果西涼的百姓要買的話,價格會低很多,一兩千的價格就可以買走一隻。
當然,不能夠轉賣。哪怕呂布手中現在犛牛數量不少,但每一頭犛牛的來源都會標記上編號。
不允許流通到市面交易。
張遼在聽到呂布的解釋下,頓時雙眼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