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穿越者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陳放卻並不認同,平常倒也還好,一旦遇到了下雨天,特別那種是一下就是下上好幾天的那些下雨天,就……
“唉,這雨到底要下到什麼時候啊,本公子都已經憋得長蘑菇了。”
於後花院的走道廊亭裡,瀟灑公子,額,放、浪形駭的公子陳放不顧形象的躺在廊亭的長石椅上,隨手將一本翻了幾遍的藥典扔開,然後很是無恥的把嘴巴張開,送到一旁,享受著小紅親手剝開皮的紅葡萄。
“陳大哥你說如果讓外面那些嗷嗷作叫的公子哥兒看到你這個墮落的樣子,他們還會不會崇拜你?”唐芸修長白皙的小手正握著一支尖細毛筆於一張畫紙上勾勒著,不時還會抬眼瞄一眼陳放,這回抬眼正好看到陳放如此“下作”的行徑,立即侃笑道。
“切,本公子的瀟灑豈是他們那種凡夫俗子所能體會的?”陳放不屑的說道。
唐芸和正在一旁做著女紅的柳小柔對視一眼,皆是無奈一笑。
“陳大哥,我給你剝了一斤葡萄了,你有靈感沒?”小紅問道。
“嘿,小妞,靈感你知道是什麼嗎,是我們這些才子吟詩作對的源泉,不是說有就有滴。”陳放怪聲怪氣道。
“哦。”小紅似懂非懂的應了一聲,繼續給陳放剝葡萄。
陳放見狀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從身體下方抽出墊屁股的大摺扇,扇了兩下,倒還真的有幾分才子的姿態,最起碼別的才子是搖扇的,他也是搖扇的,只是他手中那把扇畫得卻不是風景畫,也不是梅蘭竹菊,更不是高山流水一類的文雅之作。
上面是一個泥池和一打小泥鰍。
說起這把奇特的扇子,還得從前幾日說起。
那日夜晚,唐芸和柳小柔聽了陳放唸的那首《志未酬》之後,被詩中那無奈、惆悵與及胸懷大志難實現的所深深打動,誤以為陳放想致仕,想報效朝廷,卻苦於無投門之處,於是決定替陳放好好宣傳一番,以提高他的名聲。
若以為唐朝為官只有科舉一條路,那就錯了。雖然科舉才是正道,但天下還是有不走正道的人的。
不少有才情但卻沒有透過科舉制度的讀書人,如果遇到有賞識和欣賞其才能仕大夫的話,還是有機會獲得舉薦,從入仕的,由於陳放曾直接自己不曾入讀書齋,所以唐芸和柳小柔一致認為,正常參加科舉,陳放是走不過那條獨木橋的。
於是她們決定曾陳放走歪道,把才子的名聲打響,看是否能夠獲得仕大夫的賞識。
於當天夜裡,她們就已經將陳放所念過的《志未酬》抄寫了十幾份。
一部分連夜送到了清樓這些書生們最喜歡的風雲之地,一部份則張貼在城內書齋的門前。
過了一天之後,唐芸曾經命下人出去打聽過,然,並沒有激起什麼波瀾。第二天之後,才漸漸有了一些動靜。到了第三天,經某間清樓的頭牌姑娘傳唱之後,頓時引起了無數書生的共鳴。
據說當時唱這首曲的時候,那個頭牌姑娘開腔第一句就已經將陳放詩中那份憂鬱,那份惆悵,那份有志不能抒的頹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唱到中間部分的時候甚至忍不住哭了出來,曲終之時更是有如蹉跎了半生的黃鶯,鶯聲低鳴,細說生平種種不得志,然後撒手人寰之哀怨。
當時一眾鬱郁不得志的書生們聽完此曲之後,頓時引陳放為知己,三三兩兩抱頭痛哭,哭完之後,說是陳放道盡了他們心中的各種失意。
最後甚至還要結伴還找陳放探討一下人生與及詩詞,可惜問遍了周邊的白丁好友,卻沒有一個人聽說過陳放這個名字,俱是以為陳放是哪一個鄉的才子,路經此地,有感而發所作的,失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