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隱手札的前半本就是一些醫案和對藥材的記錄,後面的大半本幾乎都是對大寧——準確來說,對當年明王案的記錄。
只是除了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還憑藉著自己神醫的身份記錄了有關於大寧皇室謝家的一些事情。
比如當初寧帝是如何發現自己中毒,如何查出是謝憬淮生母蘇美人所做,而謝憬淮又是如何被送到瑤佩宮中……
事件涉及人物之多、細節之雜讓白卿安看得頭疼不已。
而讓她最摸不清頭腦的,便是整本手札中提到了皇家,提到了明王和蘇美人,甚至連謝憬淮都描寫了不少,卻獨獨沒有關於許家的半點訊息。
或者說,在手札的故事裡,許家只是被一筆帶過,在整件事情裡起的作用還沒有謝憬淮大。
可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白卿安揉著腦袋想著,這件事好在能說明明王案與許家關係不大,但卻也壞在並無直接證據證明許家的清白。
手札裡那一句:“蘇美人曾至江南尋毒王。”已然能將許家牽連進來,無論當年蘇美人尋毒王的結果如何。
吃著秦艽熬的清粥,白卿安又將手札翻到最開始的那一頁細細的研讀起來。
大曆廿一年,大梁兵敗後送美人蘇儀至大寧帝京。蘇儀國色天姿,眼波婉轉間便得了三千寵愛在一身的風光。
大曆廿二年,她誕下的皇子憬淮是唯一一個時常被寧帝帶在身邊的孩子,朝中一度猜測此子在將來會危機太子之位。
美人盛寵,就連皇后鳳駕親至都不曾下榻相迎,而寧帝更當此事不存在一般,依舊常常留宿蘇美人的宮中。
後來,寧帝開始倦於朝政,漸漸的不再如以前般日日勤勉的上朝議事,后妃們也開始在私下裡同入宮探親的家人們抱怨起妖妃禍國的事情來。
一直到四皇子三歲時,蘇美人依舊是寧帝心尖上的人。
直到……
有一天,寧帝正在養心殿陪著謝憬淮玩耍,恰逢殿外有太監稟蘇美人送點心來了,但是送到了門口後就回宮了,說是灶上還燉著雞湯得回去看著,寧帝抱著謝憬淮也並未多想,等太監們擺好點心和茶水便吃了起來。
以往想著孩子還小,這種較膩較乾的甜食都不曾給他吃過,可這一次看著一直伸手去抓的孩子,寧帝心疼的掰了些喂他,但這一喂卻讓三歲的小兒立刻出現了嘔吐腹瀉以及呼吸不暢等症狀,寧帝的心裡方才起了疑心。
他沒有聲張此事,著平公公去喚了太醫說自己身體不適,又吩咐暗衛去尋了白隱來。
一切事情都在明暗之間交錯進行著。
而後明王起兵的訊息傳遍中原,理由打的是妖妃禍國清君側,大軍勢如破竹,不到一月就佔了大寧三分之一的疆土。
寧帝坐在床榻邊,目光深沉的看著榻上雙目緊閉的孩子,聽著白隱報出糕點中毒藥的名稱性狀。
姜太醫也找來了白隱所描述的藥物,置於巾帕上呈在寧帝面前。
鉤吻。
一種對牲畜有驅蟲功效,對水稻可防治螟蟲的東西,唯獨用在人的身上卻會危及性命。
寧帝交代心腹們要做出他中毒已深的假象,順便放出四皇子瀕死的訊息,又著人盯住了蘇美人,悄然傳信於沈燁如命其出征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