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大嗓門的一喊,幾乎所有的難民都一擁而上,朝著北面奔去。
秦蘇看著這景象皺了皺眉頭,問道:“今天準備的粥夠嗎?我看著這情況,怕是給少了得引起不滿啊……”
“就長安城外的這些難民來講,應該是夠的。但是,怕就怕……”
顧渝欲言又止,將目光望向了長安以西的方向。
“怕就怕還在半路上的難民聞訊趕來,到時候一傳十十傳百,就沒辦法收拾了。”
秦蘇一眼看穿了顧渝的擔心,緩緩說道。
“不管夠不夠,都得先讓他們填飽肚子才是。這些百姓都不知道餓了多少天了,人命也不知道出了多少,這皇城天子腳下已然這樣,還不知道其他地方到底怎樣了。”
顧渝搖搖頭,站在山丘之上遠遠望去,眼中皆是深深的擔憂之色。
“四王爺憂國憂民,乃是百姓之福。”
秦蘇微微一笑,站於他身後淺聲說道。
“民可載舟,亦可覆舟。”
顧渝淡淡一笑,緩聲說道:“若百姓安居樂業,天下無災無難,必也是我元盛之福。”
“何嘗不是。”
秦蘇亦將目光望向了遠方的高山和天空,眼中皆是深深的悲憫。
==========
一路向南走,秦蘇和顧渝走了挺遠才到了佈施粥的棚子那邊。
遠遠的,秦蘇便看到棚子那邊早已排滿了拿著碗的百姓,一路從棚子排到了山丘那頭。
而山丘那頭還遠遠沒有盡頭。
顧渝見此景,立刻拉過了一旁負責佈施的將士,低聲問道:“今天的粥可夠?”
將士搖了搖頭,低聲回答道:“這宮中撥過來的粥大概只能發這裡一半的難民,剩下來的,能喝一些湯湯水水的,就不錯了。”
“傳我令,趕緊稟報太后,請求再撥一些米粥和生活必需品。”
顧渝眉頭皺得深緊,立刻下令道。
“是。”
將士剛要轉身就走,卻被秦蘇叫住了。
“慢著。現在去請求太后那邊怕是已經有些晚了。等層層審批撥下來,怕這些難民已經等不及了。還煩請將士同時去一趟遲太妃和萬春閣那兒。”
秦蘇拱手一禮,誠懇地說道。
“遲太妃我倒是知道。這萬春閣?”
將士皺了皺眉頭,疑惑不解地問道。
“長安巷尾萬春閣。你說找劉叔,說小蘇兒問他拿些銀兩,讓他想辦法弄些米過來。”
秦蘇遲疑了片刻,心知要被劉叔責備,但是為了大局著想,她只能這般說道。
“哦哦哦。好的。”
將士撓了撓頭,領命便朝著城門飛奔而去了。
“萬春閣哪裡還有銀兩?”
顧渝一邊對秦蘇的考慮周全點點頭,一邊疑惑地問道。
“啊……這個啊……昨兒個有個看起來傻乎乎的人給了一些。”
秦蘇心虛地答道。
“還有這種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