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回小張灣,老夥計們再換個喜慶一點的音樂。”待得張老爺子發動拖拉機,黑大叔再次扯開了嗓子,他猛地嚎了一聲,而後指揮著一群敲鑼打鼓的老頭老太太更換了音樂,從《婚禮進行曲》換成了一首更加喜慶的傳統嫁娶樂。
就在這熱烈的氛圍之中,拖拉機車隊啟動了,仍舊是張老爺子的那臺打頭,沿著來時的路往回開去。
音樂跟隨一路,歡聲笑語也跟隨一路,何言風和阿依慕繼續上了最後一臺拖拉機,開始準備撒糖。
實際上,撒糖的活兒除了頭車也就尾車能撈上份兒,畢竟中間的車隊沒有人會攔腰截斷去堵的。
果然車子還沒有開出黃家村,堵車的村民便是湧了出來,有一家人就住在路邊上,剛好得了這個便利,直接堵在了頭車前面。
車廂上面的黑大叔也不吝嗇,撒了一把糖果,又每人分別給了一個紅包。
這種紅包雖然不多,一般也就十塊二十的,不過勝在可以沾沾喜氣,堵的人接到了也不嫌少,全是一副樂呵呵的模樣。
又過了一會兒,車子駛出了黃家村,不過並沒有開出多遠,就被兩個半大的孩子攔住了去路。
兩個半大的小屁孩在父母的指導下攔住了婚車隊,並且笑嘻嘻地說著一些吉利的話,諸如“恭喜恭喜”之類的。
這次沒有等到車廂上面的黑大叔出手,當然也有可能是黑大叔出手不太方便,畢竟兩個孩子年紀都不大,即使伸手也不定能夠得上比較高的車廂,而張老爺子顯然也料到了這種情況,直接從口袋裡面拿出了兩個紅包。
車廂後面的黑大叔見到這一幕配合著撒下一大把喜糖,大人立刻跟著去撿喜糖了。
攔婚車這種事情,按著這邊的習俗都是小孩子的“特權”,大人的臉皮掛不住,而且一般不會一窩蜂的太多人過去,都會有一個度,否則就會給人一種貪得無厭的感覺,畢竟這種事情名義上就是沾沾喜氣,不能做的太過俗氣。
黑大叔一邊撒糖一邊繼續扯開嗓子吆喝了起來,“喜從天降囉”,臉上始終帶著標準的笑容,張老爺子結婚他似乎比人家新郎官還開心。
前車停下,路邊圍觀的人自然是一哄而上,黑大叔見到這一幕,立刻對著何言風兩人以及張文遠兩兄弟吩咐道:“快撒糖!”
早就躍躍欲試、迫不及待的四人聽到這話哪裡還會猶豫,每人都是抓起一大把的喜糖,而後朝著人群集中的地方撒了下去。
就在這時,前面攔住頭車的一個小女孩突然聲音好奇地問道:“爺爺,爺爺,你為什麼這麼大才做新郎官,我看別的新郎官都是大叔叔和大哥哥?”
小女孩這話一出口,現場立時為之一寂,黃昏戀這種事情今天一整天大家都在刻意迴避,就當是和正常的婚禮一樣來辦,儘量避免觸及當事人和親屬的敏感神經,畢竟這麼大年紀了在一起還搞得這麼轟轟烈烈,說出去多少會招惹到一些非議,卻是沒有想到這個時候被一個小女孩給捅破了。
小女孩的母親也是著急,知道自己女兒說了不該說的話,生怕惹得別人厭惡,立刻邁開步子準備過去攬回自己的孩子。
不過她還沒有趕到小女孩身邊,就看到張老爺子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而後聲音坦然地說道:“等你長大了,你就知道了。”
經歷過這麼一個插曲,黑大叔哪裡還敢耽擱,等到兩個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撤下之後立刻招呼車隊動起來。
車隊雖然動了,不過一來因為道路本來就比較窄,二來因為圍觀的人群不算少,所以車隊的速度不算快,後面尾行的人自然不少,看著這些尾行的人,何言風四人也沒有吝嗇,直接慷他人之慨撒下了大把大把的喜糖。
趁著人群撿喜糖的工夫,車隊總算加快了一點速度,沒過多久就離開了那一路段。
幸運的是,接下來的路段雖然也有小孩子出來攔婚車隊,不過沒有出現剛剛那種尷尬的問題。
車隊雖然開的慢,不過總算是趕在天黑之前,在約莫六點左右的時候趕回了小張灣。
“噼裡啪啦……”遠遠看到迎親的車隊開了回來,留守在這裡的張家人從村子口就開始點燃炮竹。
就在這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熱烈氛圍之中,婚車隊停在了村子口。
接下來隨著黑大叔的一聲吆喝,一眾老頭老太太簇擁著兩位已經不再年輕的“新人”往明顯是稍微裝潢了一下的新房走去。
這一段張老爺子沒有再逞能要揹著黃老太太進“新房”,一來是能力真的不允許,除非他不要這把老腰了,二來也是因為黃老太太方的親屬大多沒有在這一趟跟過來,所以也沒有必要強撐這段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