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之,一旦被天劫盯上,躲是肯定躲不掉,只能硬抗。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還不能有外人幫忙,否則天劫的威力,會因為別人的加入,業果的增加,造成破壞力上升一個層次。
故,天劫降臨,除了自己扛下去,沒有任何別的辦法。
這,才是天劫最可怕的地方,也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
但,無比可惜的是,蘇陽目前能夠達到的程度,在施展神話形態之後,在自己的領域範圍內,鎖定住目標,一道天雷轟下去,不命中目標,就絕對的不死不休。
也就是說,蘇陽只能做到業報層次上的絕對命中,還無法做到像真正的天劫那般,不死不休絕對命中的同時,如果被鎖定者設法避開天劫,會讓天雷的威力逐步加強,及如果有外力干涉,天劫還會持續爆發,並且威力再次增強。
沒辦法,以蘇陽目前的境界和實力,做到業報層次上的攻擊,已經算是足夠強大了。
並且根據目前的情況來判斷,這種業報層次的力量,屬於非常高階的層次,達到神明才可以接觸的層面,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相當厲害。
另,蘇陽目前構建而成的天劫,力量層次雖然借用了天地的權柄,但力量的來源本身還屬於自己,是由蘇陽釋放出天雷,天道賦予權柄,增加一定程度的威力罷了,還達不到秒天秒地秒空氣,什麼都可以秒殺的程度。
因此,蘇陽目前的實力有多強,他能夠發動的天劫就有多強,並且不使用泯滅劫力的情況之下,還要看對方本身的業報屬於善業,還是惡業,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幅和消弱。
最後,要說的就是,以上這些情況,都是目前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合力推衍出來的情況,目前蘇陽還做不到。
亦或者說,短短七天的時間,蘇陽還做不到完全修成法治之道,只是成功推衍出來法治之道的大道本源結構組合,需要蘇陽一步步修行,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夠修成法治之道,發揮出相應的效果。
好在,大道本源結構組合已經成功推衍出來,並且與律法之道、刑典之道,能夠形成非常強烈的共性,且藉助律法之道、刑典之道的修行經驗,蘇陽想要修成法治之道,也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大約也就是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蘇陽就有信心完成法治之道的修行。
是的,就是這麼短的時間,並且還是蘇陽足夠小心,在修行的過程中不斷查缺補漏的情況包含在裡面,如果不是為了以防萬一,只用半年的時間,蘇陽就能夠修成法治之道。
畢竟,修為到了蘇陽這個境界,一法通,萬法皆通。
故,目前制約蘇陽的不是足夠的力量來凝聚出相應的大道,而是是否擁有完整的大道本源結構組合,讓蘇陽按照步奏一點點的修煉成功。
總而言之一句話,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這一次的收穫很大,不僅成功讓蘇陽完成重修第七條大道的推衍,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讓戰平安、聶凌波二女收穫不淺。
比如說,戰平安雖然已經明確的修行規劃,但是透過共性之間的開發,讓她能夠更容易的創造出更適合自己的大道,讓她本身修行的高度和上限,更上一個臺階。
比如說,聶凌波在接下來的劍道修行之中,更好的修煉出不同的劍道,並且透過共性的開發,讓劍道本身的體系更加完善,組合成一個更加強大的劍道,發揮出更強大的威力。
簡言之,透過共性的不斷開發,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能夠把自身的體系更加完善,提高上限,為修成先天大道打下紮實的基礎。
當然,發生在韓正海身上的事情,同樣也會發生在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的身上。
那麼,他們是否也會修煉到一定的境界,無法繼續修煉下去呢?
對此,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還是很有自信的,他們本身的天賦不俗之外,小天道修行之法、根莖式修煉法,能夠更好的協調大道之間的關係,也能夠更好的支撐和充當大道的容器。
且不說別的,透過小天道修煉之法,蘇陽連屬於神明之力層次的泯滅之力,都能夠擁有極強的適應性,從某些方面可以判斷出,隨著修為的增長,蘇陽能夠承受的上限也在增加。
最後,蘇陽比韓正海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那就是他知道天網的存在,一旦對天網開發到了一定的層次,就能夠讓蘇陽走的路更寬更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總而言之一句話,只要按照現在的方式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未來可期。
但,關注於未來的同時,也不能忘記現在。
經過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五天的推衍和修行,收穫豐富之餘,按照黑夜遠征軍的行軍計劃,也終於成功抵達了進入無盡沙海之後的第一座綠洲。
也不知道是不是蘇陽先前的訓斥起了作用,還是隻要黑魔王這傢伙不搗亂,便不會發生什麼意外,所以在前前後後花費了二十餘日光陰的時間之後,今日總算抵達了無盡沙海三大綠洲的第一座綠洲。
故,當正在修煉鑽研大道共性問題的蘇陽、戰平安、聶凌波三人,第一時間得知此訊息之後,立刻果斷暫停接下來的修行,同時消失在靜室之中,抵達曙光級移動要塞的瞭望室。
而在這瞭望室之中,今日當值的正是韓正海,見到蘇陽之後,立刻微笑著說道:“看來,你收穫不錯啊!”
蘇陽輕輕拱手說道:“聖境不愧是聖境,於修行一道,可塑根源。多謝了!”
當世大天道三千域之界的修行之法,有別於諸天世界時期的修行方式,走出另外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
至於這種全新的修行體系,究竟是由創世神王傳授,還是那些先天之靈搗鼓出來的,目前都無法窺知,只知確實在當世發揚光大,於大天道三千域之界廣為流傳。
甚至,就連“道”的基本概念,也是一直傳承至今,就連囚籠世界,也深受影響。
且不說別的,當初蘇陽在聖境的時候,便已知聖境傳承的大道本源結構組合,共計十五萬八千六百七十二種,涵蓋三千大道、十萬小道、八百外道。
如今,隨著大道共性方面的研究開發,這數萬年過去了,恐怕這數字還要上漲,開發出許多更具有特色的大道本源結構組合,直接破二十萬種也並非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