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繁華的街道之上,寧曉等四人悠閒的走著,不時到路邊的攤販那裡買一些小玩意。
大多數時間都是寧曉與玄偏在跑,畢竟兩人都是有家室之人,好不容易出來一趟,不帶點東西回去也不好。甚至玄偏一直都沒怎麼歇過腳,誰讓他家裡人多呢,厚此薄彼可是要出事的。
好在此地甚是繁華,南來北往之人也是眾多,兩個道士爭相購物的情景雖有些奇異,但攤主也表示已經見怪不怪了。
此地自然是岳陽城。
鍾馗在帶著寧曉三人轉了一遍小集鎮之後就將他們帶到了這邊,一路步行,途中風景就不一一贅述。
有龍居於此地,還怕風景不夠好麼?
“道緣兄,寧曉,照你們這麼走下去,今天都不一定能將這岳陽城給走一遍,更不用提出城遊玩了。”
鍾馗見玄偏與寧曉頗有些沒完沒了的架勢,不由提醒到。
這時,鍾馗身邊的玄正卻寬慰道:“鍾兄勿急,如今我等也是無事,讓他們多買一些也是好的,畢竟他們可不像我倆一般孑然一身。”
鍾馗聞言搖了搖頭,取下腰間的酒葫蘆,仰頭灌了一口,嘟噥道:“要我說,這女人也沒啥好的,帶上也是個拖累,還不如多做幾件事情呢。”
鍾馗所說的事情,便是那些信眾之事了。
玄正笑著搖搖頭,神情不置可否,情之一字,嘗過之後才會有所領悟,不然也只是空口白話罷了。
幾人一路之上走走停停,也是將岳陽城走了一遍,終於來到了西城樓邊——岳陽樓之下。
按著寧曉的本意,能在最開始就登上岳陽樓,一覽洞庭美景是最好的。不過玄偏喜歡把最好景『色』的留到最後,也將寧曉的建議無條件駁了回來。
西城樓下,寧曉看著牌匾上書就的“岳陽樓”三字,心中不由有些感慨。
兩世近五十載,終於是見到了這個以前只在書本上聽聞過的岳陽樓。只是這個世界的岳陽樓似乎更為雄壯,將近十五丈的高度,比前世那座要高上一倍不止。由下往上看去,更是隻能望見那飛揚的簷角,不可見其頂。
登上岳陽樓,寧曉見已經有不少身著書生裝計程車人在此,或是憑欄遠眺,或是舉杯互飲。
其間一位錦衣華服的溫潤中年人在身邊幾個高大隨從的襯托下,格外的引人注目。
寧曉一行人不是凡俗之人,對此也不甚在意,接著原定的計劃遊覽起來。
寧曉從樓中望向洞庭湖,只見其中霧靄升騰,雲山霧罩,點點輕舟、畫舫來往其間,更是別有一番景緻。
“如今方知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之意,其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之景,當為一絕。”
眼中盛景,寧曉不由輕贊。
說起來,或許是時空不同,許多前世的地名在此界都是似是而非的,或有相同,但也有一些不同之處。比如岳陽城在前世這個時代,還不叫岳陽城,而叫做巴陵或嶽州。
玄正幾人正想贊同,不遠處的那個錦袍中年人已經是拍手稱快:“好一個巴陵之勝在洞庭,歸相,趕緊記下。”
後一句卻是對身邊一個身材矮小的老者所說,老者聞言,竟是麻利地從懷中掏出紙筆,奮筆疾書起來。
中年男子點點頭,又對著寧曉拱手笑道:“此句甚得我心,不知這位道長可否賞臉移步一敘?”
寧曉見其言語甚是客氣,也不好再出言拒絕,爽快的走到了中年男子對面,鍾馗等人沒跟上來,就在欄杆邊觀賞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