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曉在玄正老道的幫助下,成功的佈置好了一應生活物品,也做好了在這小蒼山的第一頓飯。
“師父要不要嚐嚐徒弟的手藝?”一間偏房中,師徒二人相對而坐,中間隔著一方案几,寧曉邊吃邊問。
玄正老道看著眼前的徒弟,神情有些恍惚,自己當初上山時,師父也是這麼待他的。
一切彷彿昨日重現,只可惜,現如今師父怕是早已沉淪於輪迴之中。
微微一嘆,玄正搖頭:“為師辟穀多年,這般凡俗之物早已不吃了。你自己吃吧,吃完為師教你基礎。”
寧曉心知玄正老道心中有恨,心情鬱結,也就沒有在勸,只是悶悶應著。
“是,師父。”
只是寧曉感覺師父精神一直有些不對勁,都快踏入仙境了,心思變幻間都表現在了臉上。而平日又多是風輕雲淡之態。
『難道是境界限制了我的表情?』
當然,師徒二人相見相識不過一天多,這等隱私卻也不好過問,寧曉只得壓下心中疑『惑』。
……
打理好了寧曉的五臟廟,師徒二人也來到了掛有歷代祖師的偏殿。
玄正老道指著一個嶄新蒲團示意寧曉坐上去,然後自己坐於另一個略顯老舊的蒲團上。
“你今日入我山門,為師便有責任引你入道途,你當心無旁騖,方才對得起為師的教誨。”
寧曉點頭嚴肅道:“必不負師尊教導。”之後話鋒一轉,問向師尊“那師尊是要先教我練功麼?”
玄正老道點頭,臉上卻似笑非笑:“當然是先教練功。”邊說著,手一指,地上就出現了一大摞……書籍。
寧曉不解:“師父,本門功法有這麼多麼?”
“當然不,這只是你今後半年得學習的道門典籍而已。”
寧曉起身看向第一本書的封面,《道德經》,然後拿起第一本,看向第二本,《莊子》……
連著翻了十幾本,無一例外,全是真·道家典籍。
寧曉很無奈:“師父啊,這《道德經》我也看過,並無神異啊。”
說起來,當年寧曉看見那“高僧”人前顯聖之後,就打起了《道德經》的主意,只可惜就算他已經把它記得滾瓜爛熟,也毫無半分法力出現。
聽寧曉如此說,玄正老道面容一肅,正『色』道:“切不可胡言『亂』語,道德五千言,為師至今觀之都能有所領悟,太上之深奧,豈是你這還未入門的小兒能妄加評論的?”
寧曉自知失言,低頭認錯。
敲打了寧曉一番,玄正老道指著那一摞書籍:“這些書籍蘊含我道門精華,你虛盡心研讀,待你都記下了。我便教你門派法訣。”
“為師知你上過學堂,你自抱去,若有疑問,自可來問我。”
寧曉點頭稱是,然後略有些失望的抱起了書,轉身離開了偏殿。
“切記,晚上不要來我找我。”身後的玄正老道補充道。
“是……”聲音有氣無力。
玄正老道失笑搖頭,暗想『只希望正陰這孩子能靜下心來,以求今後百日築基。』
之後半年,寧曉便開始了他的讀書之旅,就算他上過六年的學堂,也是習得磕磕絆絆,疑竇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