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魏大頭一起回來的出了他的老婆外,還有四個兒子,後來人們才知道魏大頭之所以能夠鹹魚翻身,靠的就是他的這幾個兒子。
魏大頭的大兒子名叫魏學武,基本上沒讀過什麼書,性格和魏大頭也差不多,屬於那種拿著刀子敢捅人的狠人,所以年紀輕輕地就在渭南道上闖下了不小的名頭,人送外號“拼命大郎”。
二兒子魏學文,人如其名,讀書是把好料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秀,後來考上了城裡的大學,畢業後進入了政府單位,成了一名公務猿。
三兒子魏學軍,讀書成績一般,但是在大哥魏學武的安排下考入了警校,畢業後分派到了本地的一個鄉鎮派出所。
四兒子魏學兵文不成武不就,剛回來的時候正初中輟學。
但是真正讓魏大頭變的連縣裡的大人物都另眼相看的卻是他的小兒子魏學俠,這個孩子是魏大頭離開魏家莊後在外面生的,所以村裡的人都沒見過,但據魏大頭說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天生神童,一生下來就異於常人,後來被一個神秘的高人收去做徒弟了,而他們一家人之所以能在那個嚴抓計生的時代回鄉,就是那位大人物向縣裡的老爺們遞了話。
而魏大頭回村後第二年就搶了同族堂兄的村長位子,自己當起了村長,仗著自己的幾個兒子,魏大頭在村裡,甚至於在整個鄉里都是橫著走的主。
林家一下子得了60萬的橫財,這讓魏大頭看在眼裡饞在心上,那可是六十萬啊,就算是在城裡也能買兩套百平米的房子了,雖說他現在不缺錢,大兒子小兒子每年孝敬他的錢也不少,再加上村裡貪的各種補貼,一年收入少說也有二三十萬,但誰又會嫌自己的錢多呢?
於是乎魏大頭就盯上了這筆錢,他先是冷眼看林二柱準備怎麼處理這筆錢,另外也想看看村裡人有什麼看法。
果然,錢剛送來的那幾天,不少人都到林家去借錢,這其中還包括林家的不少親戚。
但林二柱卻是個精明人,他一眼就看出這些親戚們是想分一些他兒子的償命錢。想到這些錢都是兒子拿命換來的,林二柱就一句話。誰來了都不借,那些錢他要拿來供女兒讀書。
看到林二柱是鐵了心不會把錢分給別人,也看到林二柱將家裡的親戚也得罪的差不多了,魏大頭知道該自己出場了。
他先是派人向林家提親,提親的物件是他剛剛離婚不久的四兒子魏學兵和林浩還在讀高三的妹妹林眉,魏大頭打得好主意,他想著林二柱兒子已經死了,而他們這麼大的數歲也不可能再生了,所有的家產,當然也包括這筆錢最後還是的留給林眉。
而他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好吃懶做,這些年全靠他和其他幾個兒子供養著,眼看著都二十大幾歲了,要是沒點來錢的法子以後該咋辦?
再說了,林家那丫頭長的眉清目秀,還是縣裡一中的尖子生,配自己的兒子絕對綽綽有餘。只要林二柱點頭,那他們魏家可就是人才兩得。
他也不怕林家不同意,一個村這麼多年了誰不知道誰,林二柱那是村裡有名的慫包,自己說的話他敢不聽?
再說了,林家已經沒了兒子,林二柱肯定也不希望女兒以後嫁的太遠,自己的四兒子就和自己住村裡,只要兩家結親,林家那丫頭可以隨時回家看看林二柱,不愁他林二柱不同意。
但是魏大頭小瞧了林二柱這個老實巴交的老農民,聽說魏大頭的人來提親,林二柱直接帶著妻子去外地走親戚去了,說白了就是躲了出去。
這一躲就是十多天,他們想著躲上幾天魏大頭也應該知道自己的意思,不會再起這個心思了,畢竟鄉里鄉親的。
但是他們也小瞧了魏大頭的貪念有多重,待他們回來後,魏大頭再次派媒婆來提親,而且這一次魏大頭自己也來了。
見躲不過去了,林二柱就說出了自己的意思,一來自己的女兒還小,正在上高中,而且馬上就要高考了,所以他不打算這麼早就把女兒嫁出去。
其次是現在時代變了,婚事的事兒還得看女兒的意思,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只能給點建議,並不能替她做主。
總而言之林二柱的意思是不同意和魏家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