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大廳之中,只傳來陣陣哧溜哧溜的聲音。
那是魏無道吃麵弄出的響動,隨著那一雙如磨的大嘴上下一合一咬,一吸。
一碗麵便下了魏無道的肚中,伴隨著諸天靈煞歸元道決的運轉。
那食物之中的元氣飛快的被那練就的一縷道元所吸納,轉換,順著血脈運轉流經著魏無道的全身,將其中的紅塵濁煞,自生長至今所誕生的病灶瘟煞,死氣一一的吞噬,轉化為蘊養生機的元氣滋養著魏無道的身軀。
魏無道接連吃了五六大碗,直到家裡的麵條存貨都消耗得乾淨,迎來了父親關懷的眼神之時,他才只得有些羞愧的停下了功法的運轉。
“道兒,你吃的好多啊,胃部不漲嗎?”
“還行,我吃好了”
魏無道放下碗筷說道,眼神左右飄忽著,不想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魏父瞧了瞧,最終嘆了口氣,伸手要去拿魏無道的碗筷。
他將碗筷清理一下,好與魏無道一同出發去城中。
見著父親的姿勢,魏無道連忙起身將自己的碗筷收拾好,來到了廚房之中。
當清水沖洗之際,魏無道回想起了自己運轉功法之時的異狀,貌似他所食用的食物之中的元氣被充分的吸收了開來,即使是體內的毒氣,死氣也被當作有助道元增長的元氣給吸納轉化了開來。
這副模樣,很是稀罕。
在未曾打通天地靈橋,勾連天地之前,武者的修行只能透過進食補益的元氣來錘鍊肉身,來精煉出玄之又玄的一縷武道真氣來。
但人體日常盈餘的元氣何其寥寥?只不過執行五六週天便能吸納轉換乾淨的地步,若是汲取得多了,反而會導致害病。
精氣轉換之道,若是精元有虧,氣盈且虛,那麼必然走不長久。
雖然說有種種培元固本的武道秘法可用,但那些也是藉助天地靈藥,諸如人參,靈芝,靈獸血等外物來滋養自身的路子,若是用得多了,反而是藥力吸收不足,淤積在身反而會化作藥毒。
魏無道想著想著,又覺得不對,自身修行的道決不是武道功法,反而是另外的一種法門,類似於道家的食氣之法。
忘了,這本身便是一門取天地間的靈氣煞氣互轉互化補益自身的修行之法。
道家有辟穀之說,但辟穀並非不吃,絕食,而是講究吃的一門道理,是以法門深入煉化食物之中的元氣補益自身的路,普通人不得竅門而自顧自的依據辟穀二字來修行,只怕是日益消瘦,最終因營養不良而一命嗚呼。
《大戴禮記?易本命》說:“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莊子?逍遙遊》有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也許,他只顧煉化食物之中的元氣反而是捨本逐末了。
他更應該吞服的是天地間遊離的靈氣與煞氣。
魏無道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放下了手中洗滌乾淨的碗筷,擦乾了手裡的水漬,與父親一同休整了一會兒,方才來到馬路邊上。
等待著前往城裡的巴士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