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說過:“對於凌駕於命運之上的人來說,堅持是命運的主宰。”成功的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許就因為他比平常人多堅持了一點點。而恰恰是那一點點的差距,註定了成敗之間的巨大鴻溝。
他的持之以恆,堅韌無悔,書寫千古墨跡。
他是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以其剛勁瀟灑,力透紙背的字型而為世人所知。千年時光已過,他的傳奇卻愈加絢爛,透過《蘭亭序》人們彷彿看到了千年前他堅韌的神情。
若無數十年如一日的苦練書法與染黑十幾口大缸的毅力,便無書聖的錚錚傲骨,史冊上亦少了那一抹濃墨重彩的痕跡。
他是一代高僧,淡泊睿智,一心追尋禪法。為此,他毅然放棄平靜安逸的生活,四處流浪。一路上,他從光中邁向黑暗,堅持在黑暗中綻放一點光亮。“那一年,走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貼著你的溫暖……”他遍訪各地風光,終是停留於一隅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然而,始終有人記得,曾經有一個叫倉央嘉措的人行走於光暗之間,寫下一段永不退色的淡淡紙箋。他以一種平淡和堅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朝聖,亦驅散人們心頭的迷茫。
他的持之以恆,曠日持久,點染絢麗微笑。
達.芬奇憑藉《蒙娜麗莎的微笑》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一顆耀眼的星辰。他巧妙地藉助光彩之間的視覺錯位使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覺得端莊優雅的蒙娜麗莎溫柔地注視著你並露出神秘微笑。而這種奇妙的創作手法卻是源於達.芬奇幼年畫雞蛋所積累的基礎。恰恰是他持之以恆,毫不懈怠地苦練畫雞蛋成就了達.芬奇的傳奇。
持之以恆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他可以磨礪我們的意志和心性,促使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完美成為人生的贏家。
荀子《勸學篇》中寫道:“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貴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與之有相同道理的還有李白當年在河畔遇到的磨杵婆婆堅定的話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些都表明了,我們只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精神,沒有什麼做不成的。
持之以恆成學業
王龍輝說:“如果你等比例地堅持了,必定有等比例的收穫”。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同自小就接受父親“水滴石穿”的教導,在他決定要考取效實中學時遇到極大問題,中學對英語數理要求極高,這恰是童第周的弱處,但他不放棄憑著“水滴石穿”的信念,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本著“持之以恆”的精神,童第周如願以償進入到夢想中學。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有事情都可能急於求成,我們唯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摸到成功的門檻,在這期間我們要堅信“成功就是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跌倒了不要緊,重要的是是否還會持之以恆,愈挫愈勇,相信自己,持之以恆就一定有成功。
持之以恆鑄事業
被稱為“鐳的母親”的居里夫人無疑是科學史上最為璀璨的星。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元素,在此其間,無論是簡陋的工作環境,丈夫的不幸去世都沒都打倒這位堅強的女子,她持之以恆地守在煤鍋邊,終於在3年零9個月後,她在成噸煤渣中提煉中出30.1克鐳。
持之以恆出思想
俄國作家果戈理說:“藝術家的一切自由和輕快的東西,都是用極大的壓力迫得到的,也就是偉大的努力的結果。”也許米開朗琪羅是這句話最好的例項。對於米開朗琪羅,羅曼羅蘭言簡意賅地評價他為“孤獨,受束縛的”。的確,這位偉大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巨匠的一生都受盡了壓迫。始終不得不聽從教皇等他不喜歡的人的差遣,在宮廷中經受著嫉妒引出的種種刁難與迫害,但即使這樣,也未讓他放棄人文主義,即把世界歸還給人,把人歸還給他自己。這一思想他持之以恆的為這一觀點努力改變他人,並在他的雕塑作品《大衛》等中展露,力量與氣勢來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這立場直到這偉大的人去世也未曾改變。
在漆黑的夜晚,誰持之以恆,誰就能發現指路明燈,通往目的地;在洶湧的海上,誰持之以恆,誰就能發現鮮美食物,享受可口的午餐;在人生道路上,誰持之以恆,誰就能成功。
持之以恆,即堅持,從始至終。它似一泓清泉,擺脫束縛噴湧而出;它如一枝獨傲寒霜的梅,綻放清香之花;它像一江春水,奔流不息向東流。
翻開歷史長卷,有多少名人志士的故事廣為流傳,又有多少持之以恆的人走向成功。就拿“程門立雪”的故事來說,是他們的持之以恆感動了老師,老師才肯教他們知識,傳授他們智慧,最終造就了人人景仰的學者。
喜歡吐槽玩家請大家收藏:()吐槽玩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