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實驗教室的時候,他們險些遲到。
嶽瓣看到貝七夕的臉色不對勁,還特地跑了過來表達關心,“你是不是不舒服?臉色怎麼那麼紅?”
貝七夕尷尬地拿餘光悄然略過貝聿銘的面龐,心虛地敷衍,“我……沒事,就是器材室太熱了,太熱了……”
貝聿銘的“下次”很快就到來了。
沒過幾,物理競賽的成績也出來了。貝聿銘毫無懸念地拿了一等獎。而貝七夕也讓眾人驚豔了一把,獲得了一個三等獎。
翌日,二人站在國旗臺接受學校獎勵、發表感言。
貝七夕還是很激動的。她夢寐以求的場景終於發生了。她終於和貝聿銘站在了一起,接受萬眾目光的洗禮。
貝七夕頗有自知之明,深知大家不想聽自己太多廢話,所以很簡單地講了幾句冠冕堂皇的話。
“貝聿銘同學,這次你可要多點。”校長很貼心地替大家請願,然後聲地補充了一句,“動員一下大家的學習激情。”
貝聿銘心領神會地給了校長一個堅定的眼神。
校長深感欣慰,退後一步。
這一次,貝聿銘的確了很多,掏心掏肺。從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談到如何勞逸結合,讓學習事半功倍,從分享自己愛看的書、涉獵的知識領域,談到自己喜歡的英雄和偶像,似乎他的並不是即興獲獎感言,而是一場精心準備許久的演講。
其實,不論他些什麼,大家都會給他捧場。但他如此開誠佈公,更是讓大家感激涕零。他們終於知道,原來貝聿銘是這樣學習的,原來貝聿銘喜歡看這些書,喜歡這樣有風骨的人。
“最後,我要的是感謝。我要感謝一個人,謝謝她陪伴我許久,謝謝她讓我變成了更好的人。謝謝她知我冷暖,懂我悲歡,謝謝她像從而降的彩虹般出現,總以為平生寂寂,現在才知道人生還有另一種景象,萬木爭榮,日月生輝……”
大家都以為貝聿銘的人是赫嘉拉,對她羨慕不已。
也只有貝聿銘才有這樣的特權,如此招搖過市地告白,犯規操作,校領導卻置若罔聞。
然而赫嘉拉心裡的惆悵卻無人能懂,她只能自己嚥下悲傷。因為她知道貝聿銘的這番話,並不是給她聽的。
大家都沒有注意到,貝聿銘的餘光末梢從未走遠,就落在身側的地方。
貝七夕聽得有點不好意思,貝聿銘太抬舉她了,自己哪有他的那麼好。
可是心裡卻感覺有一束光照了進來。
嘴角不由自主地上翹,目光裡都是他溫柔從容的樣子,少女心輕輕亂晃。
這樣一個之驕子,人中龍鳳,在大庭廣眾之下,公然訴對她的愛意,真的好嗎?
再下去,她都要驕傲了。
然而貝聿銘所的這些,卻讓赫嘉拉倍覺羞辱。
後來,她恍然回過神來,既然貝聿銘選在這個場合訴衷腸,那就表明他的那個所謂的青梅竹馬就在現場?
此刻正在享受著貝聿銘的這番聲勢浩大的表白?
羨慕和不滿一旦越限就會淪為嫉妒。
赫嘉拉猶如一隻被鎖在決鬥場的困獸,目光便成了一把利刃,尋找她的那個對手。只有戰勝了那個對手,她方能獲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