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趙又添的一意孤行,老主任這兩的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尤其是昨在研討會上,那些個專家教授表面上言笑晏晏的,但話裡話外無一不是在暗示趙又添恃才傲物、不識抬舉,弄得他很沒面子。這不間接地在他沒把人帶好麼。
所以這的例會,老主任破荒的尋了個緣由,批評了趙又添幾句。
當然他也不敢把話的太重,也就是出出氣爭個面子罷了,若真是把趙又添罵走了,院裡還不得找他算賬啊。
這件事很快就在科室裡乃至整個醫院都傳開了。
本來嘛,醫生被主任點名批評是很正常的事,雖趙又添也是主任的頭銜,但只是職稱,並不擔任行政職務。
這件事之所以能成為大家消遣的話題,那是因為平常老主任把趙又添捧上了,基本是把趙又添當寶貝一般供著的。
因而大家都很好奇,趙又添到底是哪裡得罪了方教授,惹得老人家如此大發雷霆。
於是醫學研討會的事情就被翻了出來。
有人站老主任。
“方教授也是夠不容易的,為趙主任操碎了他的一顆玻璃心,偏偏趙主任不領情。”
“方教授那麼寵著趙主任,趙主任卻在研討會上讓方教授在專家們面前那麼難堪,難怪方教授要動怒。”
“趙主任有時候的確是有點剛愎自用,獨行其是。他恐怕根本就不把方教授放在心上,我覺得方教授就不該慣著他,也應該讓他嚐嚐苦頭。”
也有人站趙又添。
“其實我倒是覺得老主任有點一廂情願了,趙主任本就對那些虛名不甚在意。”
“要我看,論醫術的話,趙主任的修為不比那些個專家差,不過是資歷有點欠缺罷了。所以能不能得到那些專家教授的指點差別不大。況且那些專家有的都不在臨床了,趙醫生在臨床得到的經驗比他們的理論管用的多。”
“趙主任推了那個彙報演講並非出於私心,昨匆匆趕回來就是為了做手術呢。”
一時間趙又添的仁心仁術廣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稱讚。
當然,這些都是私底下的討論,讓大家覺得詫異的是,趙主任今的心情看起來似乎特別好?
首先,老主任當眾批評的時候,趙又添沒有反駁,也沒有表現得尷尬或是慍怒,這倒是符合趙又添一貫以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處世態度。但他間或點頭是什麼意思?一副認錯態度良好的樣子,弄得老主任批評到一半就戛然而止,氣漸漸消了。
好的不懂人情世故呢?
好的冷情孤僻呢?
難道一夜之間就精通世故了?
第二,查房的時候,一位見習醫生把患者的病情記錯了,這在趙又添這裡是大忌。曾經有個實習醫生犯過類似的錯誤,直接就被趙又添趕回學校去了。所以這位見習醫生很緊張,萬一趙又添給他記個大過,不定他連拿到醫生執照都困難。所以跟著查房的一群醫生都替這位見習醫生感到擔心,甚至都做好了求情的準備,儘管求情可能在趙又添這裡無濟於事。但最後趙又添竟然板著臉了句“這種低階錯誤,下次再犯就準備捲鋪蓋”便不了了之了。比起直接把人開除,這樣的一句警示簡直就是輕描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