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清明節期間,不管高爸爸的工作有多忙,他都會放下手頭上的一切事務,拖家帶口的去拜祭高就母親,這是一家人最深切的痛,即便感情有了新的寄託,依然是無法替代的家人。
“過的怎麼樣,卓越還好吧”,高爸爸問。
“都挺好的”,高就說。
“打個電話給他,晚上一起吃飯”,高爸爸習慣了職場上命令式的口吻。
“嗯”,高就繃著臉很不情願的給卓越發了資訊。
雖然卓越也不是什麼外人,高就對父親的新夫人也不是特別排斥,只是這種刻意營造的家庭溫馨讓高就覺得如坐針氈,畢竟親媽和後媽不只是改個稱呼就能取代的。
幾個人圍坐在沙發,生疏的一問一答,全靠卓越及時救場,高就這才鬆了口氣。
“卓越啊,平時我們都不在,你和高就要有什麼需要就跟我們聯絡,別把我們當外人了”,高爸爸在飯桌上又開始老生常談。
“剛才都說了,我們挺好的”,高就不耐煩的說。
“誒誒誒,吃飯吃飯,別羅裡吧嗦的”,楊阿姨看了高爸爸一眼,往他碗裡使勁的夾了一筷子菜。
“高就,你和卓越的俱樂部怎麼樣了”,楊阿姨想拉近點和高就的距離,很取巧的選了適合的話題。
“還在組建”,高就冷冷的說,反正說了他們也未必會懂。
“今年招收了個新人,上週還去揚帆鎮拉練過一場馬拉松,總歸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卓越尷尬的補充說明。
“對了,之前給你們設計的衣服怎麼樣,還滿意嗎”,楊阿姨問。
“嗯,舒適度差了點”,高就說。
“噢~~~滿意!很滿意!就是……一般長時間運動的話,用速乾麵料會比較適合些”,卓越用人話解釋了一下。
“這樣啊”,楊阿姨點點頭道,“回頭我再讓設計部研究下”。
“忙不過來這些事就讓下面的人去做吧”,高爸爸說。
“不忙,這分內事怎麼能假手於他人”,楊阿姨責怪的看了高爸爸一眼,真是不會看人臉色!
楊阿姨本名叫楊揚,是位服裝設計師,在法國小眾品牌裡還小有名氣,之前也有過自己的工作室。初識時楊阿姨剛離婚,也有個女兒要撫養,家庭的變故也使得情場失意影響了商場的發揮,幸好是高爸爸的出現才挽救了她的事業。
歐美時裝一直引領著世界的潮流,高爸爸的時裝品牌也一直飽受設計老舊的詬病,長久處於三四線中游沒有新的起色,自從高媽媽去世之後,高爸爸就全身心的投入事業藉此忘卻悲痛。
正是這個時候,高爸爸決定親赴歐洲,發掘並收購一些有潛質的小眾品牌和設計師,用以改良自己的品牌理念。所以緣分讓這兩個同樣失意的人走在了一起,相互扶持的挽救了彼此的事業,並撮合成就了新的家庭,兒女雙全的重組家庭。
重組家庭的女兒叫李倩,比高就還大四歲!沒錯了,雖然楊阿姨要比高爸爸更年輕些,但楊阿姨當年一個人留學在外無依無靠,所以選擇了早婚早育有個歸宿;而高爸爸和高媽媽都是事業型強人,所以在國家晚婚晚育的政策下才有了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