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是某一個人的孩子,而是神州文明的未來傳承者。
表面上看起來,一個人從長輩那裡得到的傳承,只有基因。要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闖出一條人生路來。
實際上,神州在他們身上灌注了長輩能給的一切。
…………
中午的時候,蘭澤的幾十個孫子,要請他吃飯。他們是在學校有工作的人了。身份手環的賬戶早就不是空的。
這事張塵幫不上忙。他的錢在自己身上。前塵只是個人形智慧裝置,當然身無分文。張蟠也傻眼。雖然他有大學生補貼,一問之下,竟然只抵得上這幫人打工掙的一個零頭。在餐廳的價格面前,他連分攤的資格都沒有。只能跟著蹭飯。
“在學校打工這麼掙錢的嗎?”張蟠簡直不想回地球了。
“這涉及到運輸成本的問題。天上的東西都貴。而服務行業在下游,收入水漲船高唄。”當年的好朋友回答他。
所有同伴都換了好看的臉。張蟠能和記憶中的人對得上號,但總有點不習慣。
“你知道得還挺多?”
“我在學經濟學原理。”
“你們開了這個課?”
“不是,自己看著玩的。”
只有神州的孩子才這麼亂學。有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就放在他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教育系統的資料庫保證了,感官刺激距離未成年人遠遠的。
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優秀少年留在學校小鎮接受大學階段的基礎教育,而不是被大人一把扔進大學城裡去。這也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子們人多,包下了一個小廳。
餐桌的菜剛擺整齊,幾桌孩子齊刷刷地起立,餐前禱告。
蘭澤嚇了一跳,太空城教團這是陰魂不散嗎?
仔細一聽,不像祈禱文,倒像是……讚美爺爺?
孫子們不愧是聽了十來年祈禱文打下的基礎。詩寫得不錯。
分角色朗誦和集體朗誦,編排穿插。抑揚頓挫,怪好聽的。
張蟠和前塵殼子的張塵坐在蘭澤兩邊,帶著獵奇的表情,一起欣賞朗誦表演。
唸完,鼓掌。
落座,吃飯。
舊太空城的青少年大部分去了別的國家。各國的小算盤打得都很精。分走的是成年人和大部分快要成年的孩子。他們很快就能成為勞動人口或者投票人口。
成為神州人的青少年只有眼前這幾十個。
不過硬按神州標準算的話,那些年輕媽媽中也有不少青少年。
因為血統相近而歸化神州的人不多。畢竟太空城上,神州型別的臉原先就少,屢次內亂後就更稀有了。
這些人本身文化程度低,一同歸化的子女又都還小。神州政府徵求了他們意見,把他們也安排在鎮子上工作。這些人裡,除了被判刑的狗腿子,都是舊城區的老實人。或許他們的希望,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子逐漸融入神州。
吃飽飯之後,蘭澤跟著一群小鎮少年到處亂轉。
博物館裡設定了奇葩的新月太空城“舊城區體驗”專案。可以穿上破衣爛衫,帶上全息頭套在滿地垃圾的舊城區裡探索。找到前塵藏起來的發育池,就可以收集破爛,自己造個小型空舟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