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退休那年,接到管理崗的邀約了,不過她拒絕了。”霄霄給爸爸和自己泡茶,給了自家小七一杯冷水。“她說自己不適合當官,還是當個老師比較好。”
“這事我聽大領導說起過。”蘭澤點頭,“委員會的大名單我也看到過,你媽媽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委員會當時想給她個司長的位置先歷練一下。”
“我媽想教書。但她這輩子只當過幾天助教,帶研究生又不算教學經驗。她也沒有教師證。”霄霄笑著洗茶,“還好現在的養老政策合適。”
“奶奶去了我們鎮上,”小七介面說,“她教我們物理課。”
“我的天吶。”蘭澤不由感嘆。
退休的一線物理學家教十來歲的半大孩子學物理,這簡直是奢華。
“她的課安排得少。閒工夫多。整天都在琢磨怎麼帶孩子們玩。她還自己寫教案。”霄霄說。
有條件進行教學式養老的老人,健康條件都不錯,又有知識和閱歷,青少年可以藉著他們瞭解到真實的社會和知識的應用領域。而老人看一看充滿朝氣的少年人,自己的心態也可以變年輕。
符合條件的退休老人,經過短期培訓之後,和十多歲的青少年生活在同一個鎮子上,一邊教學一邊養老,這是個很符合神州傳統美德的組合。
老人如果外出散步摔了一跤,或者發生其他意外狀況,鎮子上身強力壯的孩子有得是。陪護老人也是一種社會實踐。
未成年人的鎮子上有了老年人之後,品德、性格養成,知識、技能培育,教育拼圖就更加完整了。
大部分老人開的課是興趣課和選修課。
像仙女那樣,直接按自己的想法,全盤接手物理課的還真少見。
“奶奶帶我們做了等離子焊接機器人。”
“嗯,我媽她設計了不少教具。都是利用校內裝置能夠讓學生自制的。”
仙女當年也拿過一堆工科的博士學位。她雖然會設計機器,但卻不是工程師。因為她的主業段位比較高。
老仙女,至今仍在核工業部的顧問團中。
責任和使命已經移交給了年輕一代。老傢伙們是特殊場合拉出來鎮場子的。
現在老專家住到未成年人的鎮子上,高屋建瓴地俯視基礎教育。孩子們有福了。
“我也打算回大學城教書。”霄霄又說,“我們專案驗收過了。像我做理論物理這塊的,留研究所就太清閒了。還是學校裡熱鬧有意思。”
“你還打算回大東嗎?”蘭澤就問他。
“其實我更想到三哥這邊來。但是,”霄霄自嘲地笑,“怕你們理學院看不上我。”
蘭澤他們大學城有兩大最出色的學院。理學院和烹飪學院。
烹飪學院是周邊一片地區做飯吃飯的勝地。人都得吃飯,所以烹飪學院被每一副飢餓過、飢餓著、以後會餓的肚腸嚮往。
理學院就厲害了,在世界上的地位相當於秦嶺大學城的工學院。
現在的數學系,專業撤轉並之後,一共只有兩個大專業,基礎和應用。但這兩個專業都是行業內的泰山北斗。蘭澤還記得五十年前,那時候純數學很牛,應用類缺人,並不算利害。
“我幫你,問問?”
“您資格太老,我還是託三哥問吧。不行我就回大東,那邊海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