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沒有帳篷。”蘭澤對孩子實話實說。
“沒關係,好玩的多著呢。”爺爺拍拍小麥的肩膀。安撫小孫子。“打地鋪有好多種辦法。我教你。”
“今天我看就夠熱鬧的了。”蘭澤看看冰場周圍,面帶討好笑容的成年男女似乎更多了。自家兒女在不在身邊不一定,這些父母卻並不鬆懈,和小夥伴們搞好關係,也能獲得一個好的印象分。
反正一年之中,他們也就當這幾天父母。說起來,比那些一年到頭都不出現的,已經優秀多了。
大冰場上,五年級孩子的冰球比賽已經開打。
末末很喜歡看童校的冰球賽轉播。不管是人飛出去,還是球飛出去,他都能樂開懷。今年他算是看不到了。
離遠了,冰球場上的情況什麼也看不到。場邊的人太多,成年男女構成的人牆,把視線堵得嚴嚴實實,只能聽到一陣陣起鬨和歡呼。
“哎,豆子。”老爺子拉住了蘭澤,“到十二點我要上班。接待他的任務交給你了。”
“哦,好。”豆子點頭。“一會我去領個袖標。”
老爺子把兒子鄭重託付給了孫子。蘭澤覺得哭笑不得。
順口又問:“那他呢?小麥呢?”
“我下午有事。”小麥嚴肅地回答。
“他有事。”豆子也這麼說。
“我要參加選拔賽!”小麥舉起小拳頭,眼睛裡燃燒著鬥志。“我要祭灶王爺!”
所謂選拔賽,其實是為了晚上送灶王選人。灶王爺上天,並不需要乘坐穿梭舟,有一束小火苗點燃畫像即可。所以並不需要很多孩子參與。有一隊一二年級年級孩子捧祭品,另一隊三四年級孩子輪流念禱告詞,最大的五年級孩子一個拿畫像,一個點火,一個捧著大碗接紙灰,足夠了。
因為一個學校的孩子太多,只能每個年級選幾個孩子當代表。
選成績好的、選體育好的,都對大部分孩子不公平,也會令他們缺乏參與感。為了選拔結果的“不可預測性”,比賽專案諸如腦門放熟雞蛋之類,都比較考驗運氣。也都和廚房有點關係。
一大堆比賽專案都是事先設計好的。但哪個班到底比什麼,還靠臨時抽籤決定。
小麥現在就躍躍欲試,不管下午是要剝蒜皮、挖土豆還是搓麵條,他都準備拼一下,把參加祭灶的機會搶下來。
“那你呢?”蘭澤問豆子。
“幹部不參加。”豆子平靜地回答。
“小隊長以上都不參加。”小麥補充說。“他們負責維持班級秩序。”
豆子淡定地說:“所以我真的很閒。”
豆子張蘭綱同學,是校足球隊的副隊長,年級隊隊長,妥妥的三道槓,少先隊大隊幹部。級別太高,就連維持秩序都沒他什麼事。
如果小米和張一點還在地面的話,他們倆也是各自班裡兩道槓的班幹部。也參加不了選拔賽。
在某種程度上,這像是給後進孩子的一個機會。——神靈面前,眾生平等。
蘭澤不記得小時候得到過類似機會……
他的腦子怕不是豆腐做的。記得的事情不但少,而且只和打架有關。
不過,光論打架的話,他也算不上後進。如果人類停留在原始時代,說不定全校小屁孩都得崇拜他,……不過,那時候哪來的學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