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給小姜的那一大張紙,正反面都已經寫滿了。下面還有小姜自己又添上的好幾張。
小姜手撐著椅子,直接蹦出房門外,去做飯。
幾張紙,蘭澤翻看了一遍。小姜的推導,反正沒問題。
所以,蘭澤繼續琢磨神經系統的事……
貌似,可以省掉全部的神經線路了。他畫了一地的拓撲圖全都用不上。只需要在發育初期,把帶有通訊結構的三八神經元細胞送到該去的地方。
理論上,他的三八神經元細胞構成的“大腦”,可以直接指揮肢體末梢。
如果軀體太大的話,大自然的神經連線有傳輸延遲。而西瓜通訊,沒有延遲。
腦的所有細胞也不再需要擠在一起。如果分散開的話,是不是可以獲得更好的營養條件呢?這倒是不一定。但可以把這條記下來,試驗一下效果。
甚至,蘭澤忽然想到……
他還可以從整個生物體身上,放飛一小部分。比如說長翅膀的小爪子。如果可以遙控的話,似乎可以控制它抓一把蟲子,然後飛回來吃。
還可以把生物體切兩半。一半腦控制一半軀體。腦和腦,這半腦和那一半身體的資訊聯絡,並沒有中斷,依然可以認為是一個完整的生物。
甚至,半個生物,完全可以看上去像一隻完整的生物體:一個人,一條狗。
……這事不能細想,越想越激動。想多了容易飄。
放飛思緒,一個人切一個足球隊不成問題……但那物種他也不是人吶?
蘭澤迫不及待,想要實驗一下!
實驗需要從最簡單的一步,創造細胞開始。
在那之前,他必須把合成細胞的工作拆分一下,把各步驟用到的核酸程式碼拿出來。這部分工作,只要花時間就能做出來,屬於純粹的工作量。挺沒意思的。
神經系統還有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就是感覺器官。
也就是,各種生物測量工具——用來實現對外界各種狀況的感知和度量。
蘭澤用手環隨便搜了下“感測器”這個詞,出現的海量內容令人窒息。
“哎,妖精,感測器什麼的,你都瞭解嗎?”
“啊,還行。”衛妖精的聲音聽起來像躺著,帶點鼻音。
“什麼溫度、風速、溼度、偏光、磁場測量之類的入門書有沒有?”
“你是什麼都想測量啊?你是到底要感測器,還是要測量?”妖精問他。
“都要。”蘭澤反正都不懂。“測量什麼型別資料的感測器我都要。”
他強調:“書要薄點的。”
“那你自己寫啊!算了。接著。”
衛妖精陸陸續續發過來幾本書。還都是入門書,內容講得非常簡單。
這些書的優點,大概就是涉及到亂七八糟的各種感測器,介紹得特別全。缺點就是太像兒童讀物了,具體內容一點都不詳盡,該有的誤差曲線也沒有,圖文特別簡單。
蘭澤需要的就是這種,能當索引就行。他打算看到喜歡的,再找找原理,翻譯成核酸語言。發育出來,就是他的生物感覺器官。
他隨便瀏覽了一會,扯了張大紙,畫了個磁感應線圈……不漂亮,塗掉。重新畫了個順眼的。
所謂磁感應線圈,其實就是把電線繞成螺旋形。
以、這、個、為、基、礎,可以實現大部分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