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以前小的時候,參加並校大旅行,旅行快到終點的時候,他也和大家一起參觀過城市地底的公墓。
那時候他還小,只覺得大樹不讓爬,很無聊。在墓園參拜大樹的大人,唸唸有詞,神神叨叨,也很無聊。
地下墓園的歷史並不悠久,這並不是自古以來的東西。
自古以來,還有殺人殉葬呢。神州大地上移風易俗,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自從核聚變成為了大城市的標配,人口就密集到了城市中。全國百萬人口以上規模的城市有三百個。不過,其中只有幾十個大城市的人口超過千萬規模,還有一百多個接近千萬。
這些年來,人口一直在增長。他小的時候,全國人口不到二十億。他在大學裡的時候,人口就超過二十億了。現在已經有二十四億。
這麼多的人口,如果死者全都安葬在地面,多大的國土恐怕也是不夠用的。地球上另一個人口超密集的大國,早就用聖潔的恆河水來容納大地上無窮無盡的骨灰。
當初墓園設定在了地下城的深處,僅僅是為了方便本市市民憑弔親人。
墓園裡種了好多大樹,同一姓氏的人,骨灰埋在同一棵樹下。大樹和家族在含義上本就緊密相連。開枝散葉,葉落歸根,都是應有之義。
在人口不斷縮減的過去兩個世紀裡,很多老人無人送終。也有不少活著的人,孑然一身,孤單了一輩子。
按姓氏安葬這些人的骨灰,也就避免了沒有後代,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在世的時候,亡人被徹底遺忘。同姓祭掃的時候,捎帶著盡一份香火情,總歸能讓還活著的人覺得,死後世界不至於過分冷酷。
當年無奈推行的權宜之計,在今天的人口規模下,成了節約空間的英明之舉。
有了姓氏樹,集中安葬同姓氏亡人的骨灰;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地下只需要三百多棵樹,就能大致滿足每天每棵樹下都有人安葬的需求。大約每三萬人左右,需要準備一棵大樹,容納他們未來的骨灰和靈魂。
而且,當年為了不妨礙正常的城市生活,把墓園都設定得特別深。這樣一來,哪怕上面有什麼大災大難,人類滅絕了,祖墳都可能還在。
墓園中的每棵樹都經過了精挑細選,有不少是珍稀樹種。矗立在墓園中,每棵大樹佔據一片區域,沒有霜雪蟲害,獨享一盞頂燈的光照,經受精心的照料。
死者的骨灰只是埋葬在大樹的樹下和周圍,並不會接觸到它們的樹根。
歷經歲月,人體的遺留,將逐漸成為大樹身軀的一部分。就彷彿大樹成為了靈魂的居所。
如果有人前來祭掃親朋,只要找到特定區域的某棵樹就行了。
張、王、李、趙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姓,每個城市的地下都有他們的姓氏樹林。而一些人口太少的姓氏,乾脆集中到同一座城市之中安葬。
大樹修剪下的枝條,掉落的樹葉,會製作成紀念品,發放給特定姓氏的來訪者,或者付費郵寄給遙遠的同姓。大樹壽命將要終了的時候,會被伐下,在原處移栽一棵同品種的小樹接替它的位置。伐下的木材則製成各種工藝擺件和器具,公開出售,用這份收入來補貼墓園維護的費用。墓園出品的這些器物,因為木料長年受人祭拜,據說可以辟邪。很吉利的,所以,當然不便宜了。
蘭澤本來以為媽媽的姓氏是個小姓,到了墓園才知道,這個姓的全國人口其實有上千萬之多。足有好幾百棵姓氏樹分佈各地。
不過,白姓在南方的確相對稀少。因此,道士哥哥才帶著媽媽的骨灰,不遠千里地歸葬張家口赤城山地下的姓氏樹。六十九年以前,媽媽就是生在這裡的育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