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委屈肯定是有點委屈。他媽把他的關注點,從有來有往的辯論,轉到了爸爸是不是生氣上面。這當然是不講道理的。稍微再過度一點,就變成爸爸專橫跋扈了。
現在,他媽這招倒是正合適。再大幾歲,這招就該不靈了。
因為,公平和正義也是人類本能。強大到可以和嬰兒的進食本能相比。不然,人類憑什麼形成穩定的社會結構,創造出發達的物質文明?
同時,隨著孩子長大成人,理性也會壓倒一切親情。這也就是俗話說的,翅膀長硬了。
張荷悄悄地溜了進來。和蘭澤對視了一眼。倆人又悄悄地溜出了房間。
站在門外,看著窗簾靜靜地關閉了,燈漸漸轉暗至完全熄滅。倆人才重新回去吃飯。倆人晚飯都還沒吃完呢。
小麥的情況,張荷自然不可能不過問。蘭澤把他掌握的情況全都詳細說了一遍。從老師說的,六天打架十一次,花式罵人挑釁;直到小麥自己主動招認的,招惹別人和打架的樂趣。
張荷漸漸嚴肅了起來。
她終於放下筷子問出了終極問題:為什麼?
這孩子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人沒有注意到的重大事情,導致小麥亂七八糟地找人打架?
“隨我。”蘭澤給的答案只有倆字。
隨後蘭澤回顧了一下童年。悽風楚雨,愁雲慘霧的主觀記憶下面,客觀回憶是他天天橫行校園,見人就揍。
而且他還不如小麥。小麥還知道挑釁,想辦法讓別人先動手。還手,勉強還算是個拿得出手的正當理由。這也是小麥挨著揍,還和他這個爸爸槓了那麼久的底氣所在。
他小時候不但根本不找藉口,也不懂得找藉口,而且他還搶別人零食吃。搶得到零食他打人,搶不到更要打人。隨便打人就是他的生活方式,是他悲慘童年的唯一閃光點,熊孩子蘭澤樂在其中。
張荷表情更加嚴肅了。
等到蘭澤回憶得差不多了,她問:
“所以,你小時候究竟為什麼?”
“我不知道……”
飯桌上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有可能是……”蘭澤小心地解釋道,“天生的性格太糟糕了吧。”
“我沒覺得你性格糟糕。只不過,稍微有一點抑鬱傾向。不過,我知道的不少優秀同學,都有一點憂鬱。這在高智商人群中,應該是普遍現象。”
“我很久不抑鬱了。”
“看出來了。”
自從蘭澤開始整天帶孩子,他就沒抑鬱過。所以,“抑鬱”大概是因為日子太無聊了?
張荷接著說道:“你是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我知道,這就是你以前有抑鬱傾向的根源。我認識的其他人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想得太多,抱著所謂‘他人皆醉我獨醒’的憂患意識不放。”
“……我覺得你誇我也沒用。”蘭澤坦白,“除了天性,我找不到任何合理解釋。你還見過誰家孩子,把打人當娛樂的?”
所以,蘭澤的小時候,究竟是怎麼了?兒童的反社會人格,多發展一小步,就是成年人的反社會人格,妥妥的。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