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分明是個熊丫頭版的小米。
小米和樂樂倒是很合得來,跟在姐姐屁股後面混了一天。也對,倆人風格差不多。
下山之後,一幫大人孩子,找地方大吃了一頓。主題是一大幫人共同慶祝生日,實質上是餵飽了熊孩子們飢餓的肚皮。
當天活動就算是圓滿結束了。
又過了幾天,蘭澤四個兒子的入學適應性訓練總算也圓滿結束了。
就連小麥都順利透過了能力評測。於是,他們正式入學成為了童校的學生。
這事可喜可賀。雖說幾個孩子正式入學,是遲早的事情。就像大自然的種子會發芽、生根、抽條、長葉子一樣,可以當成自然現象看待。但蘭澤和張荷還是把兒子們接回家,在家好好慶祝了一番。
慶祝方式是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除了小末末之外的一家人大吃了一頓。
四個男孩比他們的父母表現淡定得多。身為大哥的小米,一點也不絮叨不嘰歪,甚至顯得有幾分高深莫測的矜持。
父母完全猜不到他們在童校時發生了什麼。最絮叨的孩子現在成了一向沉默是金的小麥。
蘭澤認為這是好現象。
絮叨是語言練習,有利於邏輯能力的發育。小麥開始絮叨,至少說明,他已經有了開口練習的自信。
他這個爸爸,對小米和小麥確實有些雙標。小米早就感覺出來了。
熊孩子吐槽也沒用,爸爸反正不打算改。
孩子們比較滿意的是:媽媽對每一個孩子,從來是一視同仁的。
張荷身上一直放射著公平和正義的光芒。
所以,小米、豆子和點點有事更願意和媽媽說,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蘭澤倒是樂得輕鬆。
之前的幾年裡,幾個孩子凡是有什麼事就喊他,其實也挺煩的。當爸爸,什麼事都得為他們考慮妥當,心累。
張荷對如今充滿了信賴的母子關係,也表示滿意。
既然他們各取所需,都感覺滿意。蘭澤自然可以給自己放假。
他專門關心小麥的發育滯後就可以了。
童校的開學時間,和別的學校都不同,是在六月份。
夏天入學,有利於老師帶著孩子們習慣新的居住環境。這個季節衣物少,被褥輕薄,是生活自理教育的好時機。四個男孩子,一正式入學,全都是學校老師喜歡的優等生。
這方便,必須要誇一誇蘭澤這個爸。他帶孩子,在自理教育方面,打下的基礎比較好。
幾個孩子從小玩過玩具,必須自己整理起來。不然就不給飯吃。在嚴格管理的基礎上,男孩們早就自己洗漱,自己疊衣服,自己整理衣櫃了。換床單,蘭澤都是讓他們自己乾的。
當然了,大人得在旁邊盯著。而且,床單確實鋪得不怎麼樣。
但是凡事只要養成習慣,就會變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現在,你如果讓他們不刷牙就上床睡覺,他們自己都覺得渾身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