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媽媽現在不能回家,就是為了工作掙錢是嗎?”小米接著問。
“唔,這麼說也對。”
“我媽媽太了不起了!!”小米由衷地感慨,趕快和弟弟們分享關於媽媽“努力掙錢養家”的大發現+他私人的激動小情緒。
半懂事不懂事的小孩子最麻煩了。蘭澤發現自己不小心又創造了關於媽媽的神話故事。
不,他們的媽張荷並不是去掙錢養家。
她只是工作的太嗨,不想回家而已。
對於她來說,工作和娛樂沒什麼大區別。都比較爽。甚至工作起來更爽。
有人尊敬,還有錢掙。何樂而不為呢?
蘭澤對工作,就沒有她那麼大的熱情了。他一直覺得,做飯和帶孩子,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他都已經在孩子身上消耗太多的個人時間和精力了,再不覺得有點意思,那就沒法活了。
蘭澤看著四個兒子在豆子的提議下,石頭剪子布決定了上下鋪。猜拳完畢,他們還商量好了:下次回家,上下換鋪!家裡的床和學校的不一樣!上下鋪都要睡到!
隨便他們自己怎麼決定。有商有量的也挺好的。
反正只要不打起來,蘭澤這個爸爸並不打算干涉。
和四個時常令人肝疼的大孩子比起來,水箱裡的小末末更可愛。
四個大孩子回家的目的只有兩個。
享受家庭生活,以及對著水缸裡的小末末吹噓學校裡多麼好。
前面一個主要靠蘭澤來實現。兒子們回家來,要住得舒服,玩的舒心,還得吃得好。至於學習?還沒正式認字的小孩,有什麼可學的?
要讓他們有改善生活的感覺,當爸爸的蘭澤,就得比原來他們天天在家的時候更用心思。提前得把菜譜研究好,該醃的醃上,該泡的泡上。他們回來的這一兩天裡,他這爸爸別的什麼事也幹不了,光是伺候孩子就夠他忙的了。
至於他們的第二個目的,其實他們只不過是聚在末末跟前聊天而已。用對著末末說話的方式,幾個哥哥各自對學校這個東西各抒己見。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哥哥我真厲害的自豪感。小末末反正沒法回答他們。他不會說話,表達方式僅限於譁浪水。
蘭澤承認,學校裡確實好。
在童校裡,每個兒童都有閃光點。回到家裡,哪個孩子都挺煩人的。
老師們比爸爸更擅長鼓勵人。
就連不大聰明的小麥在老師們眼裡,也是:“這孩子酷酷的,性格鎮定有主見。”
所以,就連小麥也喜歡學校。
在教育界的專業人士手裡,孩子們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現在還看不出來。但最起碼,四個大兒子過得都挺開心的。
蘭澤還記得自己小時候。
他欺負別的孩子之後,會被關小屋。
但每次從小屋裡放出來,保育老師都會抱他。會帶他去吃飯,幫他洗澡,把他放到床上。保育老師會和他說很多話,但是他那時還小,不記得具體內容了。
長大一點的時候,沒有保育老師照顧了,訓導老師會找他談心。談很久,談得他很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