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會和麵,長大當個好瓦匠。”蘭澤說。
“深謀遠慮。”張荷豎大拇指。
“其實他們的作品可以當包子吃。”
“不是沒餡嗎?”
“掰開塞半拉肉丸子熱一下就是肉包子。放一顆高粱飴,一加熱糖化了,就是甜包子。口味比較自助。”
“這是肉夾饃呀?”
孩子們的作品,淪為了肉夾饃的變種。
“塞高粱飴口味不錯。小子們玩這個自助有點上癮。自己選顏色,自己揉麵團,完了自己摶小饅頭,自己選口味兒。”
“你給他們吃點好的呀。”
張荷這話,他沒法接。
還好張荷自己發現了。她乾笑兩聲,拿碗揀了幾個形狀顏色都正常的小包子。
那是蘭澤包的肉包子。現在他自己包包子,餡裡用的肉都是切丁的。用的蝦仁也是整的。這樣一來餡容易散開,於是他又用了澱粉和大量雞蛋清當粘合劑。
總而言之,他就是覺得這樣好吃。四個孩子反正也沒意見。
張荷熱了包子,分給小米一個,自己坐在餐桌前開吃。只嘗一口她就發現了:“這個口感不錯。你的做飯水平又提高了嘛。”
蘭澤用托盤端了幾杯奶,先遞給小米一杯,才出去把奶分給其他幾個。回到廚房放下托盤說:“乾脆我們中午也別出去吃了。給你下打滷麵吧。你和兒子一起吃。”
“你還會做打滷麵?”
“我不吃他們也得吃呀。”
張荷回家到現在還沒進過臥室。蘭澤也沒進。
這要歸功於四個孩子。就算他們在自己玩自己的,也並不意味著大人可以把視線挪開。
蘭澤馬上跑出去找另三個孩子。
小米自己留在廚房裡沒事,有張荷在呢。他們倆分包子吃挺和諧的。
過了一會兒,張荷帶著小米從廚房裡出來了。
她的注意力完全被孩子們佔據了。回家之後,她沒幹別的,一直在陪著孩子玩,以及看著孩子們玩。四個兒子,每一個都有自己的小個性。她以為經常用投影的方式見面,自己跟他們已經很熟了。沒想到,真正在一起的時候,充滿了詫異和小驚喜。
比如說小米。以前她哪知道這孩子這麼能吃!她沒吃完打算剩著的小包子,全被這小子塞肚裡了!震驚啊!!
“他把我剩下四個包子全吃了!他吃了六個啊!!”張荷拉著小米到遊戲室的時候,蘭澤正在櫃子上面給兒子們找拼插積木。
“沒事,午飯時少吃點。”蘭澤若無其事。
他把幾隻完全一樣的積木布袋堆在地墊中間。布袋很大,有孩子的一半高。點點和小麥開始動手,他們拉開了棉繩開啟了袋子。
豆子看著小米,臉上正露出神秘的笑容。
“啊……”小米的臉垮了下來。“我沒多吃。我又沒吃飽。”
“嗯。我知道了。”爸爸根本不在乎他吃沒吃飽。只知道這小子比別人高半頭是有原因的。
豆子嘿嘿一笑,拉開一隻布袋的繩。大喊一聲,一頭撲了進去。
蘭澤無奈地看著他。這小子他頭不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