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只是掛了作者名的。蘭澤並沒有統計引用數。
“這讓我怎麼標啊?”蘭澤抱怨道,“好多人離校後都不怎麼聯絡了。我還得一個個去問人家,我究竟幹了啥……”
【小魔怪,你……】仙女一時找不出合適詞彙表達心情。——你一個離開大學不到三年的社會小青年,為什麼攢了這麼巨量的論文?
仙女攢了十來個博士,也沒攢到這個數量十分之一的論文。
你以為這小子很低調?偏不。偶爾他非得原地爆炸一下。這不是膨脹,這是膨脹到炸!
“那你把有印象的那些,稍微標一下吧。”仙女無力地說。“今晚發給我。”
“仙兒,我今晚上還有事啊……”蘭澤叫苦道。
今天他還有一次機會,可以去病房探視張大姐。他不想浪費時間在這種無意義的標註上。
“那你慢慢標,弄好再發給我。”仙女兒回答。
“……好吧。”
蘭澤看著有自己名字那一堆論文,標題長短不齊,列表沒完沒了,就覺得煩。
“姐,吃飯了沒有?”
“沒呢。”張荷回覆得很快。
“自己一個人著不著急?”
這次,張荷過了一會才再回覆:
“今晚上你不用來了。我開會。”
蘭澤覺得自己好像沒聽清楚,於是回放了一遍。
他的荷花大姐,確實說要開會,不要他去。
……得了,他還是慢慢標註自己的論文列表吧。
蘭澤看著那堆掛名三四五號作者的論文標題,內心是崩潰的。這些都是當年亂串實驗室的惡果。老實在生物力學實驗室泡著不行嗎?沒事瞎串什麼門?串門就串門,別人吹牛好好聽著,插什麼話呀?
當年順手修改過的數學模型比較多。也不知一個模型背後,埋伏了幾篇論文。
三四五號作者,掛了名實際上也毫無用處。大學和研究所評職稱時,至少要二作。
蘭澤嘆了口氣。先分了個類。第一作者的總共也沒有幾篇。第二作者的莫名攢了不少,他先把二作從標題的汪洋大海中都挑了出來。剩下那些,再說吧。
列表的最前邊其實應該放上學位論文。
《一種基於基本粒子運動的海鞘動態生物模型……》,標題足有四十多個字,不搜一下,連他自己都記不全。引用數還挺多的。大概都是使用生物力學實驗室裡海鞘模型的人貢獻的數字。只要用到這個模型,蘭澤的名字就繞不過去。
至於數學的那份博士學位論文,標題裡又是溫斯頓變換,又是鄧秀波路徑,湊了快一百個字。這玩意是真正厲害的東西,做的非常艱苦。好在大部分推理是靠他的工作站跑出來的。全部列印出來,一米厚度可能都不止。引用數只有1。唯一引用他的人,就是馮大師——馮川,是他導師。
本科時的幾篇課程論文也附上。因為有學術討論組這種東西存在,這幾篇也算是“公開”發表的。雖說大神數學家只是拿他的小論文討論著玩的,但這也算引用。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