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所有數學家,保佑我估算得準吧。”張荷喃喃自語道。“小蘭你也是註定要化為星辰的數學家了,看在咱倆的關係上,給我點力量。好想回家見你啊。”
張荷打算用維修泡沫堵上艦身主體上一個特別大的洞。
不過,她有點擔心泡沫不夠用。
她把主隔離艙的內門封閉,艙室抽真空,外門開啟。
然後艙內的幾處維修泡沫管口同時開啟,開始往隔離艙裡死命噴泡沫。
泡沫噴出的速度,看上去很快,但和艙室的容積相比,泡沫填充得太慢了。
張荷切入隔離艙的監控,靜靜地看著泡沫增加。
大概灌了一半之後,更新後的泡沫餘量令她鬆了口氣。隨後,她開啟了主隔離艙隔壁的主消毒清洗艙的監控。
緊挨著隔離艙之後,人員進入空艦的艙室,就是消毒艙。
她把消毒艙的內門也封閉,抽真空。然後把靠近隔離艙一側的維修泡沫管口開啟。消毒艙內,也開始灌入泡沫。
“盡人事,聽天命吧。”張荷長吁一口氣。“這回不但是你鳥爺的命,也是我們的命了。”
空艦內部人員應該會是無恙的。有艙外服保護著。
即使空艦主體出現大的破損,憑藉八個翼上的艦上物資,也足夠撐到救援到來。
但如果艦體之後再有個三長兩短,撞上點太空垃圾什麼的,維修泡沫肯定是不夠用的。所以,不是有艙外服嘛?
至於空艦損毀可能帶來的處分……哎呦,要人命的關頭,還想什麼處分?
流螢號最後的飛行軌跡,被探測儀傳送回來之後,張荷開始再次調整空艦姿態。
她把和小飛行器交會的位置,設定在了艦體的主隔離艙。
原來的對接點設定在脆弱的翼尖,方便用偏轉和伸縮的方式調整角度和位置。
這裡不同。
灌滿了堵漏王和膨脹王泡沫之後,經受得住衝擊。
也不會引起空艦旋轉,而使得流螢號小飛行器滑脫。
嗯,就是不大好瞄準。
流螢號雖然小,畢竟是載人飛行器。去掉了迴圈艙那個巨大的裝置之後,剩餘的載人艙依然有四十個立方米以上。
空艦主體上的隔離艙,都是設計來給人進出用的。不是飛行器進出的地方。
主隔離艙的艙門是最大的,完全開啟的話,差不多和光禿禿的流螢號,一樣大吧。所以,進門非得精確不可。
貨倉倒是都在側翼上。門也夠大。但在當前的速度下,張荷實在是沒把握。
用側翼,同歸於盡都是有可能的。萬一小飛行器滑脫再反彈了,你猜得出它往哪彈呢?
張荷在數學系只念到本科畢業,沒有金光閃閃的博士學位,估算不出這麼複雜的東西。
所以,張荷只能瞄準自己空艦主隔離艙那敞開的大門,調動自己的全部操作技巧了。
機會只有一次。伊戈爾曼是死是活就看這一著了。
他撞死了,空艦的麻煩就大了。
位置預估,軌跡判斷,泡沫強度……她用心算估算得出結果,又呼叫空艦後臺找個了相似的模型,灌入精確軌跡資料,給出的計算結果,相差無幾。張荷檢查了一遍,緊張地設定好最後幾個引數。空艦開始進行最後的姿態調整。
她終於鬆了口氣。事情遠遠沒有結束,但只能聽天由命了。
隔離艙內部,已經被泡沫填得滿滿的。
消毒艙內部,也逐漸滿了。
兩種維修泡沫,萬幸還沒有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