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凍好的白湯底,妖精在家裡餐廳的櫃子裡,還找出來了火鍋+燒烤的專用裝置。火鍋周圍有一圈可以拆卸的鐵板。
這套裝置蘭澤看了覺得很滿意。趁妖精忙著洗菜,他想起來這幾天在糾結的事情,拎書包溜達到妖精家的客廳,把大平板掏出來了。
他把一張張草圖反覆看了幾遍,不由嘆了口氣。
涉及核廢料的實驗,就算找到人做,也得花好多錢。就算錢花光了,也不一定得到想要的結構。
總之,很麻煩就是了。
但是,實在很好玩。
不試一下,沒辦法死心。趁著手裡現在有錢,可勁浪吧。
浪完了繼續靠張荷養著。反正被“包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蘭澤在隨身的平板工作站上,繼續家裡沒做完的工作。他拉出手繪板,畫出了幾張正式的實驗設定圖紙,分別對應微生物核廢料實驗的不同環節。
然後他開始畫些奇怪的東西。有些地方他特別熟悉,就直接用程式碼把核苷酸模組表示了出來。
核苷酸程式碼與二進位制相似,表達方式特別簡單。用二進位制的0和1足以表達整個宇宙;同樣,核苷酸也足以表達清楚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從至小至微的各種病毒細菌,乃至於體型巨大的恐龍、藍鯨、大象,各自該怎麼長。
蘭澤隨手亂寫的核苷酸程式碼組合,還從未在地球上實現過。相對應的,擁有如此程式碼的生物,也從來沒在地球上出現過。
在蘭澤的設想裡,這種生物,應該是介於單細胞和多細胞之間的。這樣一來,就可以擁有某種叢集的生存優勢。
雖然一個個細胞的內部生理活動是完全獨立的,但是它們最好能夠共同行動。用共同的外部鞘質來抵抗核輻射,以及引導核輻射透過的方向。
這樣一來,不僅核膜需要特殊的結構,外部的細胞膜也需要特別設計。
蘭澤開始畫瓦片。如果鞘殼形成瓦片一樣堆疊擺放的結構,似乎可以像鱗甲一樣獲得不錯的防禦力,同時瓦片之間可以通行大分子和輻射粒子,還可以容許細胞分裂時對鞘殼的拉伸。
再發散思維一下,如果可以捕獲射進細胞的高能粒子,把能量逐漸剝離下來,似乎也可以用來給生物體供能。現成的光電效應可以利用,葉綠體也可以參考。
當然了,經過這麼多折騰之後,這些小細胞到底算是哪種生物?
蘭澤是以原核生物為基礎做這些改動的。
但是,當初設計第一個細胞微生物,把核苷酸程式碼寫成好幾截的時候,產品就已經不是真正的原核生物了。
甚至蘭澤懷疑這些東西算不算得上生物。因為自始至終他用核苷酸程式碼表達的東西,只是各種蛋白質結構體。這些結構體和環境中的物質,不斷髮生化學反應,這叫做“活著”。有一天,正常的結構損壞,設定的化學反應進行不下去,穩定結構解體,於是所謂的“死亡”來臨。但如果承載程式碼的染色體還完整,放到合適的環境中去,比方說另一個被挖走細胞核一臉懵逼的細胞之中,都用不著等十八年,馬上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你要是問生命是什麼?人人都能說上兩句。
蘭澤的工作就是設計生物,他反而覺得,沒辦法說清楚。
表面上看,他設計的是微生物,實際上他設計的是高度摺疊的複雜結構大分子。然後根據選用的基底細胞型別,轉譯成相對應的核苷酸而已。
衛妖精喊他去吃章魚的時候,他已經在大平板的工作頁面上塗滿了鬼畫符。不仔細回憶一下,連自己都看不懂。
“這是你想要做的東西?”衛妖精看了一眼他的頁面。
“嗯。”蘭澤把隨身大平板帶去餐廳了。
餐桌上擺得很熱鬧。圍著火鍋+燒烤裝置,有無辜的章魚和原始落後的大龍蝦,洗好的蘑菇和綠葉蔬菜,一些湊熱鬧的牛羊生肉,還有白葡萄酒和汽水。
妖精解釋說是白葡萄酒和海鮮比較搭。不解釋蘭澤還沒注意到那是一瓶酒。因為他滿腦子“那些東西究竟能不能這麼活動?細胞分裂的時候盔甲散架了怎麼辦?管它是什麼生物,生出來的物管用才行吧……”正在自己跟自己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