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澤目瞪口呆地看著模型嬰兒;模型也看著他,好像在表演一種叫做“委屈”的人類表情。
“這樣不是很好嘛。”柳主任推了一下頭側戴著的耳機,退轉身,開門出去了。
“等……等一下!”蘭澤彆扭地懷抱著嬰兒模型,彷彿連行走的能力都失去了。
模型扭頭和他一起看著門口的柳主任。
柳主任回過頭來。
“這個東西會自己亂跑,”蘭澤為難地說,“難度好像高了點?”
“啊……真實的人類嬰兒就是這樣的呢。他們好不容易來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好奇又活潑,非常想要親自探索。”柳主任這樣回答,“你只要跟隨就好了,不想它做的事情及時制止。多給予撫觸,才能儘快建立信賴關係。”
“這個我倒是知道……”蘭澤對著嬰兒模型嘆了口氣。“只是練習個抱孩子,至於這麼麻煩嘛?”
“嗯,是的。”在門完全關閉之前,他好像看到柳主任笑了。
“你也看到了,是吧?”蘭澤問模型嬰兒。
“嗯嗯!”模型點頭。
……我勒個去。
蘭澤很快發現,模型的系統設定導致,你只能在它“想要被抱”的時候抱起它。如果在它“不想被抱”的時候抱它的話,模型會扭動,扭動劇烈就會發出報警音。
好吧,不是報警音,只是嬰兒式的尖叫。
這個階段的嬰兒不會說話,但是它們很會表達。
主要有兩種:尖叫,表示不爽、相當不爽、嚴重不爽。聲音強度、持續的時長和不爽程度呈正比,已經見識過了。
另一種還是挺有智慧的——“噢噢噢”。通常伸出一隻手指,指向某個方向,嘴裡發出“噢噢噢”的短促聲音。
這個嘛,一般表示——
詢問:“這是啥?”
我要:“給我唄。”
請幫個忙:“東西遞一下。”或者“把我遞一下。”
諸如此類。
問題是,觀察嬰兒雖然只是個模型)到底表達的是啥意思,真是耗時間啊。如果對指代不明的“噢噢噢”猜錯了,迎來的十有八九是“啊啊啊——”的尖叫。
若干次之後,蘭澤對刺耳的非)報警音已經淡定了。
那麼嬰兒在什麼時候,才想要被抱呢?這個要靠嚴密觀察。
整個上午的時間,模型嬰兒一會要求在地上爬,一會伸手主動要求被舉高高,一會要求幫忙拿房間裡的嬰兒教具——蘭澤已經成功地發現了:如果不理它,是一定會發出高聲尖叫;但是如果明確地搖手說“不”,模型也就輕輕叫一小下,然後,它就算了。
就算娃娃揪他頭髮,也是可以這樣一邊反對,一邊把娃娃拿遠。
娃娃抗議性地尖叫一小會,就會停下來,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
一上午的時間,因為需要時時保持觀察,精神高度緊張。雖然抱起模型的時間一共沒有多久,其實還挺累的。
到了午休時間,模型竟然也沒有停止執行。蘭澤猶豫再三,懷著對房間裡的閒置裝置負責任的心情,只好帶著它一起去食堂。
蘭澤已經掌握了單手卡著腋下把娃娃拎起來的奇怪技能。
模型娃娃在房間地面東爬爬西摸摸的時候,蘭澤一邊瞄著它,一邊抽空查過了資料,這樣的動作不會對真實的嬰兒造成任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