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知道自己大半夜的不睡,興奮個什麼勁。
不過既然連大磚頭平板都找出來了,也就在手環的待辦事項中“重看學位論文”那一項前面又添上了兩個五角星。看完之後再琢磨一下新的推導演算法。新的抗輻射微生物一定會非常好玩的。
然後他抱著大磚頭坐在床上,開啟論文瀏覽了五分鐘,成功地催眠了自己。
所有一切胡思亂想,都是因為太寂寞了。蘭澤倒在床上,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他給不知飛到哪的荷花姐姐留言:
“姐,我又要把錢花光了。怎麼辦?”
然後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懶床檢視手環。
陸師兄還沒有迴音。
倒是張荷,在凌晨時分回覆了他的提問:
“嗯。我養著你唄。”
看到這句,蘭澤心裡莫名踏實。
後面,姐姐還跟了一句反問:
“你不是志在成為軟飯男的嘛?”
——————
這個白天,蘭澤跑到市立育兒所接受培訓。這是一場奇妙的歷險。
培訓專案他早有心理準備。
這一整天,沒有什麼複雜的操作。主要是練習怎麼抱孩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練習抱矽膠模型的過程十分詭異。據說是按照實際新生兒設計的,所以……新生兒都是一群小牲口是嗎?
新生兒的體重平均在10kg。
所以訓練用的模型,是個10kg重的矽膠娃娃。
對於正常成年人的力量來說,搬動一兩下10kg重物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在育兒所的新生兒互動工作中,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幾十個10kg分量的娃娃,對每一個娃娃都需要給予兩三次每次時長數分鐘的體貼溫柔懷抱,那麼這個工作量就很考驗體格了。
工作人員因為拼命用力而面目猙獰的時候,是沒辦法體貼溫柔的。
育兒所有一大半正式員工是女性。另一小半男性員工,也並不以體格見長。所以提高力量是行業性的剛需。
政府為育兒所和下屬幼兒園,體貼地配備了——手臂溫柔型助力外骨骼。
這樣一來,育兒所的新生兒和幼兒園的低齡幼兒們,躺在溫暖臂彎裡時,就有一套附加的輔助動力支架,默默地在那個成年女男)人的背後支撐著她他)的全部溫柔。
這種民用外骨骼,是比較成熟的型別。支架設定在身體後方,支撐脊樑和手臂的肩-肘-腕關節、腿部的髖-膝-踝關節,最大限度地把身體的正前方保留出來。這對於強調身體接觸的育兒工作來說,簡直是必不可少的。
蘭澤家裡也有一套類似的東西,不過他忘記放在什麼地方了。張荷在家的時候,做手工用的。
喜歡人類更新計劃請大家收藏:()人類更新計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