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體檢的終端到處都有。在小區的活動中心裡面就有兩臺。馬路對面的老小區外面也能看見,一個個小房間就在路邊排成一排,和公廁似的。進去之後,裡面也像公廁,有專用凳子,有掛衣鉤,有扶手,就是地方比公廁的隔間大點。老人家和殘疾人自己進去,依靠輔助設施的幫助,就能完成全套檢查。如果必須靠第二個人幫忙,進去也能站的下。
蘭澤不想進附近的體檢終端。
他下地下通道,上公交車,直奔市立育兒所。
他沒去上次的地表登記處,直接走地下通道,找到了育兒所的地下入口。
這會兒是下午,又是工作日,地下的育兒所入口大廳挺冷清的。高許可權終端前的接待員正和諮詢問題的客人小聲說著話。其餘的登記終端都空著。
蘭澤看沒人注意他,直接到排列在牆邊的自助體檢房間跟前,用手環刷開了一間。
育兒所裡的體檢小房間和外面的沒有什麼不同。都只檢測常規專案。也都需要先脫衣服。
檢測的第一個專案,他一眼看到了面前終端的顯示。
體重:120.03公斤
這幾天在家稱體重,都是穿著衣服的。現在衣服一脫,體重只剩120公斤了。增加體脂是極為艱苦的戰役,任何一點不經意的運動,都可能莫名其妙地消耗來之不易的體脂。增脂主要靠天賦。他天賦不行,後天努力起來格外難受。
操作終端按照預設流程依次顯示體檢專案。需要人工操作和確認的專案,蘭澤一概選擇了跳過跳過。因為手欠的關係,體檢專案不小心全被跳了過去。還好,在待完成清單裡面,他又找到了市立育兒所的生殖細胞收集通知。
體檢房間只提供一次性的矽膠柔性容器和回收消毒重複使用的按摩器具。按照終端顯示的說明操作,沒來得及產生什麼多餘的感覺,成群結隊的小細胞很快收集完成。
傳說中,這項工作在現代早期,是由人類醫務人員親自操作。並不是溫柔的眯眯眼萌護士,而是耍柳葉飛刀的殺氣男醫生。這種傳說真是令人寒毛倒豎。
蘭澤把物品放到指定位置提交,穿好衣服出來。剛離開,身後小房間“咔嗒”鎖死,隨之傳出輕微“嗡~嗡~嗡~”的消毒聲。
旁邊的房間也突然冒出來個人。蘭澤嚇了一跳。仔細一看,不認識。還好。
倆人對視了一眼,互相干笑了下,就趕緊各走各的了。
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尷尬。根本沒見過好吧。
蘭澤去和閒下來的接待員打了個招呼,就去參觀入口刷了手環。
這會客人少,參觀不用排隊,直接進去就行。
蘭澤早就想進去逛逛了。上次和張荷一起來的時候,張荷不想看,他也就算了。但他還是想看看未出生的小娃娃們,愉悅一下身心。
要是可以摸摸他的小寶貝們馬上要住的魚缸,就更開心了。
不同月齡的人類胚胎,居住環境不一樣。所採用的裝置,在外觀和功能上都有差別。
低月齡胎兒住在培養櫃裡。
蘭澤最初進去參觀的房間裡,是一排排的大櫃子。小娃娃們被封閉在內。櫃子上半部分有螢幕,設計在人站立觀看的視線高度,可以顯微觀察裡面單個胚胎的發育情況,更多時候是顯示實時資料。控制檯和這邊的資訊同步。沒什麼特殊情況遠端監控就可以,所以櫃子房間裡空無一人。
也不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