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午吃飯的自助餐廳出來,張荷牽著蘭澤,倆人從電梯上了地面。
商業區的露天部分,看上去像公園。處處長椅、圓桌、大傘、遮陽棚。如果在商家的桌邊坐下點了東西,會有服務員出現,人工奉茶奉酒奉冷飲,親切服務。但路過借桌椅坐坐也沒人管。
如果把城市建築全部拆除,城市就是一個個整齊的深坑錯落排列。
商業區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坑。現在看上去是平坦的,只因為建築與設施都藏在地下。
這樣節能。
一個坑裡的整片建築結構體可以集中供能。各種管網也可以集中設定,省材料。
這麼設定是被迫的。
因為人類的恐慌心理。
幾百年來,老式裂變式核電廠從建設到廢棄的各階段存在物,總會引起各種奇葩抗議。抗議者腦洞大開,為核電廠尋找各種罪名。什麼切爾諾貝利爆炸啦,福島汙水洩漏啦,輻射啦,變異啦,帝國主義對能源命脈的操縱啦,社會主義對自由剝削的顛覆啦,不環保啦,不美觀啦……
核聚變電站剛剛出現的時候,吸取了教訓。一開始就挖了個大坑把自己給埋了。
唯恐人們還不放心,聚變電站周邊若干公里範圍的建築物,都用泥土與岩石——也就是大地本身與電站進行了安全隔離。
第一座新城,在幼發拉底河畔,照這麼建起來之後,大概是眼不見心不煩,人們安安靜靜地住了進去。
其實,聚變比裂變安全多了。何況每座聚變電廠所在的大坑正上方都有一座人工湖鎮著——傳說水體可以吸收輻射。所以,無論到地球上的哪座大城市去,看地圖上形狀最規則的人工湖在哪,挖下去,準能找到電廠。
自從有聚變式電廠提供商業用電,能源就和不要錢似的。有那麼一個時期,傳統農業幾乎完蛋了。尤其是生長週期短的蔬菜,漿果,糧食,在高樓和地下的建築空間裡,利用核能無土密集種植,就近連結城市需求管網,供應居民所需。
有了聚變電站,才有了大地上星羅棋佈的大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遼闊荒野。
但人就是犯賤。城市農場的菜和大米便宜又好吃,偏偏有人覺得在土地上用自然方式種出來的東西就是高階。
——xx——xx——
張荷與蘭澤在大傘和遮陽棚底下溜邊散步,走過一段林蔭路,離開了商業區。
商業區隔壁的區塊看上去更像公園。
這一片,地表建築低矮,花多樹多,水池也多。隔著樹籬還能看見低齡幼兒在院子裡瘋跑。
名義上這一片是市政服務區。實際上,政府部門在地面上就佔了一個小門,門口掛了個牌子,進門就是電梯直入地下。佔地面最廣的,其實是——幼兒園。
樹籬就是幼兒園圍牆。
花間樹下,時不時冒出一座座色彩鮮豔的遊樂設施,有孩子在上面爬上竄下;還有熊孩子坐樹杈上吆喝,有熊孩子沒完沒了撲騰水泡子玩。不看熊孩子的話,整個地方還算賞心悅目。
他們要去的地方是市立育兒所,在幼兒園邊上。理論上,城市裡所有幼兒園都算是市立育兒所的附屬單位。實際上,育兒所佔據的地表面積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育兒所的主體建築在地下。地面上就留了登記處。
蘭澤本來打算拉著張荷下去,倆人一起參觀一圈,看完了上來再找終端登記。說不定,人類未來的美好場景可以感化她,讓她相信小寶寶們是很可愛滴。
“沒興趣,不看。”
豈料荷花姐姐斷然拒絕。進來就徑直走向唯一的人工接待員。
接待員是個妹子,坐在高許可權終端旁邊。膚色很白,頭髮不黑,長江流域的面相,相當清秀。
妹子站起來問好,嗓音甜甜的。
張荷笑了笑問她:“航天人能在市裡養孩子不?”
妹子不好意思了:“我不知道,給您查一下吧。”
各國都為航天聯合體的本國工作人員提供了一些保障,依國情不同,具體保障方式各有千秋。神州準備了一個常用身體器官的備件庫,常年冷凍儲存在ht聯合體的關係醫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