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總之,趙嚴還是很高興的,有了紙坊,就有了草紙,就可以研究印鈔用的特殊紙張,總之好處多多。
趙嚴想的很清楚,造紙印書,搞文化產業自然是沒什麼前途。
可是搞草紙就不一樣了,廉價的草紙用途極廣,與書紙來說,可以完全用用在意質量,到時候拿到市場上,完全是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的!
稻草紙,歷來一直就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用品,趙嚴的印象裡,稻草紙根據質量的好壞可有多種用途!
質量好的可以細膩的可以包裝食品;如紅糖,糕點,魚肉類等,再或就是婦女的特別的衛生紙,或者一般的手紙。
質量稍差的的稻草紙是一種吸水吸油汙最好的材料,可作一般的衛生用途。
對於稻草紙,它曾經給趙嚴帶來美好的回憶,兒時正月去外婆家拜年,母親就總會在村裡的代1銷店裡買上幾斤紅糖,餅乾等,然後分開用稻草紙包好。用稻草紙包糖還有講究,那就是要包得好,有稜有角,上大下小,半斤一包的紅糖要包得有一斤那麼大,顯得好看而不失體面;
稻草紙就是用稻草生產出來的紙,黃黃的顏色,它們粗中有細,粗糙的稻草紙甚至可以看到稻草的痕跡,其實稻草紙製作起來非常簡單,一般的農村家庭就可以生產,也就是當年農戶一項賺錢的副業.技術要求相當然簡單。
生產稻草紙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稻草撒上石灰後在一個水池中進行浸泡,然後把經過充浸泡的稻草再在一個大灶上進行蒸,蒸軟後把稻草鋪在巖板的禾場上,讓黃牛拉動石磙碾碎成糊槳,再在水中時行漂洗後,就可在一個專用的手工簾子上開始做紙了,做紙的進候兩手端著簾子,把紙漿淘到簾子上晃盪均勻後再脫離到早備好的鋪紙架上,便成了紙成品。
簡單說,造紙就是透過發酵法,然後透過碾磨來製漿,最後成紙,只是這樣原始的方法制造出來就是最低等的草紙罷了,至於高階紙就需要更多,要求更高的工藝來實現。
現在對於起嚴來說完全沒有必要,初級的草紙就足夠了,這算是改變這個時代的第一步罷,就從擦屁股的草紙開始!
另外,中國人的祭祀習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既融合了外來民族,又雜揉了儒家,道家,佛教的特色,可謖是五花八門,講究眾多。每逢先人生誕,死忌的日子,或是過年,過節,又或者是生朝滿十,交男嫁女,安葬超度等諸事,甚至於敬大菩薩,觀花,衝鑼,唱戲之類的願信,都要祭祀。祭祀的時候就需要準力求香燭錢帛,清酌時鑄,刀頭果品點心之類的。這裡說的錢就指的是用稻草紙製作的紙錢天地通冥幣。把紙折成書本大小拆開,用圓形錢擊打出三行共二十一個銅錢型圖案,就是散錢了,即冥幣。紙錢的樣式各用途大同小異,就不多說了。如此可知,草紙在中國歷史文化中還是有一種特殊地位了。
。。。。。。。。。。。。。。。。
趙嚴在這邊尋視,意好前途的時候,那麼的陳新就不太好過了。
他的紙坊,一時之間被挖走了七七八八,給陳記紙坊造成了幾乎毀滅性的災害。
陳家的造紙技術是祖傳的,延續了好幾輩了,連著造紙坊都是是很久遠的物件了。
自從流傳到今天陳新的手上,可謂是風風雨雨,經歷過不少風波,卻一直屹立不倒。
沒想到到了今天,倒在了寧家的手裡,老匠人幾乎被挖走了七成,這樣一個份量,不可謂打擊不大!
一時之間,陳新憤怒的便要找寧家去理論。
陳新剛出了門,就迎來了張青。
張青來了,張青是跟隨著趙嚴的行動來的,同時也有被黃有芳攛掇起來,和寧家別苗頭的意思。
“陳兄這是要出門啊?”張青笑道。
“不錯!正要去找寧家算賬!寧家實在是欺人太甚!把我家世代僱傭的僕匠,全給挖走了!”陳新氣奮道。
“哦!什麼意思?陳兄慢點說,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張青問道?
“前些日,趙書生說要參股我的紙坊!我聽明他的意思!分明就是想吞併了我的產業啊!所以我就沒同意!”陳新氣道。
“怎樣?他還敢能強買不成?”張青道!
“造紙,乃祖傳之術!怎可輕易讓人!所以我是萬萬不會同意的!後來趙書生見我不同意!就點茶送客!誰卻想?誰卻想?”陳新氣急又沮喪。
“後來怎樣了?”張青追問道。
“後來,寧家直接把我的老匠人給挖走了,連人帶家全搬到寧家別院去了!”陳新氣哼哼道。
“那!陳兄,此番意欲何為啊?”張青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