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千年間,隨著人族的壯大,商朝從前期的300多年中走向昌盛,修仙得道者一時間多如螻蟻。
但天地間的靈氣自從洪荒破碎開始,就不斷逸散出去,逐漸變得稀薄。
修行者的增多又加劇了靈氣的消耗,天地間變得動盪不安。
此時,掌握著人族氣運的商朝已經是暗藏禍患,風雨飄搖,搖搖欲墜。
眼見人族發展過快,已經超過了人間界的承受能力,為壓制人族氣運,已經成聖的三皇伏羲、神農、軒轅開闢出一處名為火雲洞的氣數之地。
三聖人從此坐鎮火雲洞內,不再世出。
他們還設下禁錮,除非靈氣復甦,人族再無人可以凝聚出人皇紫氣,證道混元。
從此,人族雖然仍舊鎮壓著其它種族,作為人間界的霸主身份沒有改變。
但氣運同樣受到了壓制。
靈氣對於修仙者與聖人來說,就跟人類呼吸空氣一樣。
靈氣的枯竭,意味著仙人修為法力將下降,而需要更多靈氣的聖人,則意味著沉睡或者離開。
鴻鈞出關後,眼見天地間的靈氣即將枯竭,開闢虛無,走出另一條修行大道的願望更加強烈起來。
他與楊凡一樣,都差最後一步才能衝破桎梏,成就大道聖人一途。
而他們也都意識到,這人間界隨著靈氣枯竭,修仙一途必然日益縹緲,往後再難出賢能之輩。
既然修仙者往後不會再有大的變數,那麼在聖人離開洪荒之前,必然要整頓一番。
無論是楊凡還是鴻鈞,都希望這個世界由他們的親信來掌管,這才放心。
況且一旦聖人隱世或者離開,不將這些仙人收拾收拾,定好規矩,沒有了聖人的約束,地仙界和天庭豈不是會亂套?
故兩位法道聖人以天地道法為旨,再次集合所有混元大能與聖人,召開天道委員會,共商封神一事。
“封神的目的,就是讓天庭來管理地仙界的修行者們,以免往後搞出什麼亂子。”
楊凡先行發言。
“這個提議不錯。”
鴻鈞搗了搗鬍子,心想天庭如今正是是玉帝與西王母實際掌控著。
玉帝自然不必多說,原本就是昊天轉世,雖然沒有了昊天的元神記憶,與他鴻鈞關係不像以前那般親密,也正因此,他才沒有把闡教交給玉帝。
但玉帝依舊因為知道自己的前身被球道教堂主刑天所害,所以歷來與球道教不合。
因而玉帝依舊是向著鴻均道祖的。
東華帝君雖然在天庭中有著一席與西王母同等的地位,但東王公曆來獨善其身,與西王母不可同日而語。
西王母自從昊天轉世成為玉胎開始,就光明正大憑藉著輔佐年幼的玉帝,而掌握了天庭的一部分實權,東王公徒有虛名,卻管轄不了天庭的任何事務。
“既然鴻鈞道祖也同意,那我們再來說說天庭的管理問題。”
“這天庭的管理者嘛,自然不能再叫仙人。自從昊天在蟠桃宴私設屠仙大陣,引發眾怒後,天庭一直人才凋零。”
“玉皇大帝不是正愁天庭無人嘛,我們就延續天庭的神仙名頭,把他們統稱天神好了。”
“名字什麼的,相信諸位聖人都不會有什麼意見。”
眾聖人齊齊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