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曲歌兒,飄蕩在群山間,不知是誰家的姑娘,有如此美麗的嗓音。
湖畔的微風,將久違的清爽送到人間,此時,有一個書生端坐於樹下,拿出書來細細鑽研。
清風徐來,她任由微風吹拂過臉龐,或許只有這個地方,才會在炎熱的盛夏享受到習習微風,和書生一樣,這群洗衣的姑娘覺得這是老天爺對自己的賞賜。
他雖然為一落魄書生,但胸懷遠大志向,有著兼濟天下,一展宏圖的夙願,在宋金如火如荼的戰爭中,他要建功立業,為天下蒼生盡綿薄之力。
不知什麼時候,書生感覺臉上格外涼爽,睜開眼一看,原來是有人在往自己頭上灑水,咋一看,還是一位大姑娘。
“哎呀哎呀,姑娘和我有仇還是怎麼滴?人家好不容易有實現豐功偉業的機會了,好夢又被你打斷了,可惜啊可惜!”書生跳了起來,此時他半個身子已經溼透了。
“我說你這書生好不講理,實話告訴你吧,你都已經坐在樹下三個時辰了,要不是我給你一點甘霖,你怕是在自己的夢中就中暑了吧。”姑娘看著書生的狼狽樣兒,咯咯咯的笑個不停,聲音清脆的就像銅鈴一般。
這樣的事已經不是一回兩回發生了,姑娘經常來這湖邊洗衣服,總是能雷打不動的見到這個書生,他總是坐在那棵老榕樹下勤學苦讀,無論寒冬酷暑,累了就躺在樹下眯會兒眼睛。
在姑娘看來,這書生嘴裡總是說一些自己不太懂的天下大事,什麼靖康之變啦,總覺得不著邊際,雖然自己聽不明白,但她覺得這書生還是蠻有學問的!畢竟,有他在這兒讀書的日子還蠻開心的。
姑娘平時還沒和他說過幾句話,但別人家的孩子經常圍著書生讓他講故事,姑娘總會在旁邊偷偷聽一聽,時間久了,也就聽出味兒了。
“難不成又要欠姑娘一個人情了,在下這裡謝過姑娘,敢問姑娘宗姓大名,在下有機會定當登門拜謝。”
“哎吆吆,你這書生說起話來真是一套一套的,看來肚子裡的墨水真不是一星半點啊,聽好了,本姑娘名叫于晴,那你叫什麼名字啊?”
“在下姓虞,名允文。”
“本姑娘看你每天都來這湖邊讀那麼長時間的書,已經一年多了,肯定很有學問了,能不能給我講講,讓我也開開眼界呢?”
“學問是紛繁複雜的,怎麼可能用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呢?”
于晴嘆口氣,說,“原來這讀書比洗衣服難那麼多啊!”
“姑娘見笑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嘛,讀書雖然難,但洗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于晴突然停下了手中的活,眼睛盯著虞允文看了起來,大大的眼睛放著異樣的光芒,白皙的面龐透著紅潤,模樣分外迷人,她突然放聲笑了起來,好久,才停下來笑聲繼續幹起活來,總之,這個書生在她看來就是一個開心果。
片刻沉默之後,他們又開始說起話來,這樣的交流機會不多,所以兩人都格外珍惜。
于晴邊說話邊在樹梢晾曬衣物,時不時停下來整頓整頓自己那一頭秀髮。忙了這麼長時間,姑娘渾身出了不少汗水,衣服緊貼著身體,映襯出那曼妙的曲線。眼前的美景,讓虞允文心跳加速,說話聲都不禁顫抖了起來。
晚上,知了還在叫個不停,虞允文坐在油燈下,他想著白天發生的事,想著于晴說的每一句話。
那種專屬於年輕女子的,銅鈴般的動人笑聲,這一切,讓他面色通紅,心跳加速。
想當年,自己曾經也渴望過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的迷人舒適,也夢見過百萬雄兵鐵馬金戈的鐵血疆場,也崇拜過邊關喋血精忠報國的赤膽忠魂,曾經有過他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的孤傲,但驀然回首,萬事萬物已是桑田滄海,變成回憶裡的一點星光。
2.功名萬里路,心事一杯中。
那時的窗外,雨疏風驟,薄紙怎奈侵襲,幾滴秋雨打溼了昨夜沒有合上的書卷,書上多了幾處褶皺。一夜的秋雨,勾起了虞允文心中久久割捨不下的一縷情絲,纏繞著他的軀體,牢不可破。
那是離開龍谷村的第三天早晨,虞允文在一家客棧的被窩裡醒來,羅衾不耐五更寒。
他清晰記得,當時離開家鄉,三步一回頭,此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男兒的心,是雄鷹的心,屬於整個天下。
虞允文永遠都忘不了那湖畔的微風,還有那湖底的鵝卵石,夕陽餘暉映襯出于晴那美麗的身影,這一切思來想去,讓人感觸頗深,他在那兒可是讀了好多年的書,那段漫長的時光裡,他思索了人生的真諦,還邂逅了生命中那個最美麗的人!
“後生,老漢我勸你還是留下來吧,如今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很是兇險啊,咱們這地方,雖然不是什麼大地方,但是不受戰亂之苦,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最是養人啊!”一位老大爺推心置腹地說,“留下來,孩子,這兒的後生們需要你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