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辦公室用『毛』玻璃擋著,隱約能看個人影。陳小百敲了敲門,推門,往裡探了半個身子,見四五個醫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年輕的,有年紀大一點的,男女搭配倒也均衡。一律穿著白大褂,胸前戴著自己的工作牌。
“麻煩問一下,12房的3床趙鐵柱……”陳小百問,“我想找一下他的主治醫生李向勇大夫。”
辦公室的醫生們沒一個抬頭的,也許是因為太忙了,也許因為陳小百的聲音不夠大,沒有一個人搭理。
陳小百邁步走進辦公室。
靠近門口的一個四十多歲的男醫生聽到腳步聲,抬頭看著陳小百,問:“找誰?”說不上熱情,也說不上冷淡。
在陳小百看來,醫生不冷不熱的態度很不好,畢竟病人來醫院看病,有不小的壓力,醫生要是板著臉,病人和家屬的壓力會更大。他雖然不怎麼給人看病,但只要有人找上門,他能微笑的一定咧開嘴笑,首先你不能給病人壓力啊。
“我想找一下李向勇大夫。”陳小百道。
“不在。”男醫生簡潔的不能再簡潔的道。
“麻煩問一下,他去哪兒了?”陳小百問。
“有病人家屬叫,去病房了。”男醫生道。
“能不能告訴我,在哪個病房?”陳小百問。
“不在7房,就是8房,或者是9房。”男醫生道。
陳小百發現自己問一句,男醫生回一句,絕對不會多說一句。這問題問的真夠憋屈的。“我能不能問一下12房3床趙鐵柱的情況?”
“我們這裡分主治醫生,每個醫生負責不同的病人。我不負責你說的病人,我不瞭解他的病情,你問我也是白問。”男醫生道,“你想問病人的情況,就去找他的主治醫生。你去病房找。”
主治醫生負責制有一定的道理,但陳小百覺著其他醫生一點都不管,實在有點不太理想。
陳小百沒必要跟男醫生置氣,他不願意把人想的太壞,尤其是醫生。要是醫生的品行有了問題,那救死扶傷這項偉大的事業也就無從談起。他想走出辦公室,去找李向勇。不等出門,走進來一箇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一進來,辦公室的醫生們同時抬頭,臉上也都笑著。剛才不怎麼搭理陳小百的男醫生更是第一個站起身,臉上的笑容特別的真誠。他迎上去,主動伸出手,“李總,你怎麼來了?”
被醫生們笑容相迎的李總,笑著道:“我這不是有個親戚在這邊做手術,我過來看看。”
“叫什麼名?”幾乎每個醫生都問。
陳小百看了眼前的一幕,真心覺著不自在。他不是那種修身養『性』已經成聖的神人,對於醫生們對自己選擇『性』的忽視,很耿耿於懷。你可以說陳小百小肚雞腸,小心眼,斤斤計較,一點不大度,但陳小百內心確實不痛快。他不過沒有什麼由頭鬧醫生辦公室,便出了辦公室,去找病房裡的李向勇。
剛出門口,碰到從病房裡回來的李向勇。
李向勇三十多歲,一米七五的個頭,胖乎乎的,看上去倒是面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