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大唐,李承乾正忙碌著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還請陛下批下科舉時間,好讓天下學子及時做出準備。”
看著對著自己行禮諸遂良,李承乾忍不住嘆一口氣:
“這種事情,難道就不能由你們自己決定嗎?”
科舉,對於這個時代的學子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如同鯉魚躍龍門一般的機會:
一旦能夠在科舉中嶄露頭角,那麼就能夠實現從民到官的巨大轉變,因此是這個時代的一件大事兒。
“當然不行。”
快速的搖了搖頭,諸遂良的臉上露出嚴肅之色:
“科舉乃是為陛下挑選良臣,必須要由陛下親自把控才可以。”
古代科舉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實際上往往都是由皇帝挑選一個合適的日子,然後再提前半年告訴天下學子:
而諸遂良之所以會找上李承乾,則是因為科舉的日子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定!
“科舉雖然能夠挑選出一定的人才,但是其中的弊端還是太多了啊。”
嘆了一口氣,李承乾顯得有些無奈:
別看老李喊著什麼‘科舉之後,天下英才盡入我甕’,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誇張。
首先是想要參加考核必須要有人保舉,如此一來,就導致了參加科舉的大多數學子都是世家或者投身世家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則是科舉內容的確定:
雖然有著明算、明書、明經等多種內容,但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挑選出來的‘人才’依舊會顯得很呆板。
用一個簡單的話語來形容,就是‘吟詩作賦可以,但為國為民無力’!
實際上並非大唐,即使是在以後的一些朝代之中,這種弊端依舊是存在的。
甚至有些官員明明連作物該在什麼時候種植都不知道,卻還要對自己管轄內的百姓們指手畫腳,從而導致農田無收。
“不行,必須要改革!”
一巴掌拍在屁股下的躺椅上,李承乾的神情變得嚴肅:
既然自己已經成為了皇帝,那麼自然不能讓以後的科舉挑選出一大堆糊塗蛋來。
“陛下……”
嘴角微微抽搐,諸遂良的臉色已經黑了下來:
“科舉乃是大事,如果現在進行改革,恐怕會對一部分學子不公平。”
諸遂良的話語說的已經很委婉了,實際上如果真的在這個時候改革,那麼必然會被天下學子罵娘才對。
“那就從下一次科舉開始改革。”
李承乾並不是莽夫,如果能夠避免捱罵,他自然也是很樂意的。
“這次的科舉就定在明年的五月初五吧。”
稍微思考一下,李承乾很快便做出了決定:
“這個訊息暫且不要急著傳出去,等到確定好改革的內容之後,再一併傳達。”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
一是為了不影響到已經在準備科舉的學子,另一點則是為了給下一屆參加科舉的學子們最多的準備時間。
果然,在聽到李承乾的話語時,諸遂良的臉色立刻好看了許多:
“陛下英明~”
喜歡剛剛穿越,人在唐朝,準備去繼承大唐皇位!請大家收藏:()剛剛穿越,人在唐朝,準備去繼承大唐皇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