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有一種叫做‘八卦’的行為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融入到了人類的基因深處:
李承乾等人還在趕路的時候,整座西山已經進入了和往常全然不同的狀態!
“金礦,金礦在哪兒?”
幾個穿著花布衣的充滿大唐特色的壯碩婦女正在人群中努力的向前探頭:
“不是說挖出金礦了嗎,為什麼看不到?”
“擠什麼擠,你以為只有你們想看金礦嗎?”
……
有人爭吵自然就有人維持秩序,人群正中央,幾個拄著柺杖的老者正一臉威嚴的看著四周。
“全都安靜!”
伴隨著年齡最大的老者開口,在場所有人全都安靜了下來,即使是幾個在人群中努力擠來擠去的胖婦人也沒有例外。
“諸位,想必都認識老夫等人吧?”
“白老說笑了,我們怎麼會不認識您呢?”
“就是就是,還有黃老、嚴老諸位,咱們西山的那個人會不認識你們?”
……
幾乎瞬間,所有人的臉上全都露出了笑容。
大唐是一個儒學盛行重視孝道的時代,雖然老李同志的上位方式不太地道,但是在‘孝’之一字上,大唐還是做得很不錯的。
理所應當,這也就衍生出了對老人養老問題的重視,畢竟這也是孝道的一種重要體現。
在大唐,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對老人進行封賞,一般年紀越大的老人獲得的賞賜也就越多:
粟米、布匹、羊酒甚至是官職等各種東西都在賞賜之列。
當然,一般對老人賞賜的官職都是虛職,更像是一種榮譽!
除此之外,凡年滿六十歲的老人,除了能獲得數十畝田地的獎賞之外,還能夠免除課稅和兵役,八十歲的老人的未婚子嗣可以免除兵役!
另外在對於老人的贍養以及犯罪等方面都有著特殊的照顧:
子嗣不盡責贍養老人即為罪,而九十歲以上的老人只要不謀反,則萬般刑罰不加身。
毫不誇張的講,只要你在大唐獲得足夠久,那麼就算是指著老李的鼻子罵娘,那麼他也要陪著笑臉承受下來……
正是由於朝廷各種方面的優待與重視,所以只要是德行無虧的老人,在鄉鄰之間往往有著極大的威嚴:
甚至一些各地官員上任的時候要專門去拜見當地宿老,以此表示自己的尊敬及重視!
閒話暫且不提,聽到周圍傳來的各種聲音,幾位老人中為首的白老露出一絲笑容:
“既然諸位都認識我們這些老骨頭,那就煩勞聽我嘮叨幾句吧。”
“白老說笑了,能夠聽您教誨是我們的榮耀!”
“就是就是,要是誰敢打斷白老說話,休怪灑家的拳頭無言……”
看著黑壯漢子揮舞著拳頭唾沫亂飛的樣子,周圍眾人全都快速的點了點頭:
這爺們兒看起來不像個好人吶!
“既然如此,那我這個老東西就不客氣了。”
對著為自己捧場的壯漢露出一絲笑容,白老繼續開口:
“西山挖出了金礦,想必這件事大家都已經聽說了。”
‘轟~’
“白老,這件事是真的嗎?”
“白老白老,金礦是誰挖出來的啊?”
如同將被點燃的爆竹瞬間塞進了人群,足足持續了幾分鐘,眾人的聲音這才慢慢的降低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