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邊境惹事生非的伯叔臺,與漢軍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雙方雖然沒有爆發大的衝突,但互派小股兵馬,以刺探為名,搏殺不斷。
附近的小部落都害怕的瑟瑟發抖,不斷派人請求李皕,讓他開啟幽州的城門,放他們入大漢境內躲避伯叔臺的鋒芒。
畢竟漢元一旦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他們這些小部落根本無法承受伯叔臺的鐵蹄衝擊,會被踩踏而死。
李皕沒有理會這些部落的請求,而是讓他們趕緊操練起來,並給他們軍事援助,資助了一大批精良兵械,讓他們能夠和漢軍一起,抗擊伯叔臺。
面對伯叔臺的挑釁,盛雄多次請命,希望能統領一支騎兵,突襲伯叔臺,給他點顏色看看。
李皕駁回了盛雄的請求,他對盛雄道:“完顏兀率部進駐濟州,蒙烈必然回撥回伯叔臺,全力對付完顏兀,我們只需靜觀其變,不必妄動刀兵。”
盛雄道:“完顏兀只有幾萬人,怕是擋不了多久的,若是完顏兀被滅了,濟州可就成了蒙烈的地盤了,我們在北面將沒有據點。”
李皕道:“我對完顏兀有信心,你不瞭解契真部,他們可都是茹毛飲血過來的人,其毅力和戰鬥力,不可小覷。”
果然,沒幾日,伯叔臺悄悄退兵了,往東北方向而去。
盛雄、焦疑諸將請求追擊,但又被李皕拒絕。
眼下,與大元有點摩擦是可以的,但若是大打出手,朝廷方面必會追責的,王秦給李皕的命令是,儘量避免衝突。
王秦不是害怕蒙烈,而是國家需要時間喘息,恢復經濟和國力。
史飛從關中,返回幽州,向李皕覆命。
別姬和孛斤呼哈也被押送去了洛都。
見到史飛平安回來,還帶回了一萬多人,李皕很高興,熱情的拍了拍史飛的肩膀。
“好小子,有老夫當年的風範,耍的蒙烈團團轉,要不是董富春那個狗雜碎插了一腳,你小子的威名只會更盛。”
李皕稱讚道。
史飛擺手道:“大將軍過獎了,我只是走運而已。”
朱榮酸道:“你和龍耀與我,都是從隴南調來的,一個個都立了功勞,就我最沒用的。”
史飛笑道:“總有你表現的時候!”
李皕道:“眼下伯叔臺離開,我打算在邊境以草原各部,編製成一支軍隊,好對抗蒙烈,你們覺得如何?”
“大將軍的這個想法好,這些小部落混亂零散,戰鬥力極差,如果能組織起來,編成一支軍隊,一定能形成戰鬥力,抗擊蒙烈的。”
眾將拍手稱讚。
李皕立刻將自己的想法寫成奏摺,命人火速送往洛都。
王秦看後,點了點頭,贊同李皕的建議,於是派兵部的官員前往幽州,配合李皕,將幽州附近的小部落進行整合,編製成衛。
這些小部落不敢違背漢廷的意思,只得接受整編,大小三十餘部,約十萬人,被編製成一衛。
王秦將其命名為朵寧衛,由這些部落內部選舉,得到支持者最多的人,擔任朵寧衛的統領,最後哈爾歹得票最高,成為統領。
於是漢廷下詔書,冊封哈爾歹為都指揮同知,指揮朵寧衛。
朵寧衛雖然有十萬人,但軍隊只有兩萬人,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不能參戰。
李皕派朱榮去朵寧衛,協助哈爾歹操練朵寧衛。
在設立朵寧衛後,史飛帶回的一萬多人,也請求朝廷將他們編製成一衛。
他們都是在濟州一帶的各個小部落,原本受忽雷管轄,現在忽雷死了,濟州大戰將起,他們希望朝廷能夠重視他們。
在他們的強烈請求下,大漢下令命濟州附近的各個小部落開始南下,避開契真部和伯叔臺的戰鬥。
同時,派官員前往整編這些小部落,他們原本有三萬青壯,經過忽雷這一頓折騰,只剩一萬多青壯,算上老弱婦孺,共有七萬眾。
按照朵寧衛的模式,他們推舉不察為統領,漢廷冊封其為都指揮僉事,並將他們這一衛命名為福泰衛。
李皕派史飛前往協助不察,操練軍隊。
而在西部靠近紅梁河一帶,受蒙烈壓迫而南逃的一些部落,見漢廷整編各部,設立衛所,他們也紛紛請求漢廷幫助。
於是王秦又派官員去紅梁河的東端,整編這裡的小部落們,並命名他們為新元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