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雷也多次向大漢請求,希望能派兵相助。
但都被內閣駁回,甚至都沒能送到王秦面前。
眼下,大漢佔據了關中,魏國的繼承者齊國也滅亡了。
沙羅內部鬥爭激烈,普特蘇瑪返回樓淄後,就與拜特登為首的勳貴地主集團發生了軍事衝突,奧莉帕拉趁機東進,這場內戰,必將使沙羅元氣大傷,大漢只需要靜候時機,便可出兵消滅這個對手。
所以,大漢當前,最迫在眉睫需要擊垮的對手就是鐵木部。
兵部認為,既然隴南戰事結束,可調龍治前往燕都佈防。
以龍治的能力,北境必然無憂。
但王秦卻不想調動龍治,大漢疆土萬里,不能指望一個龍治。
這不利於大漢的良性發展,他必須培養一批新的將領,撐起大漢的軍事領域。
帶兵打仗方面,除了龍治,還有陳尋。
就在王秦考慮調動陳尋前往北境時,陳尋卻上書懇求解甲歸田。
王秦的心情頓時差到極點了。
他召見陳尋,問道:“飛鳥盡,良弓藏,難道你是害怕朕也會這麼做?”
陳尋搖頭答道:“不是,末將只是厭倦了打仗,不想再面對死亡。”
“……”
王秦竟然無言以對,他自以為自己是明君,不會對這些功臣妄動屠刀,就能令這些臣子安心賣命,卻不想還是有人想著離開。
而離開的理由,讓他一時間不知如何反駁。
“朕再給你三天時間考慮,你先退下吧。”
王秦揮手道。
陳尋嘆了口氣,拱手退去。
陳尋去意已決,王秦看得出來,他沒辦法挽留一個一心想歸於平凡生活的人。
只能重新考慮人選,王秦將兵部擬造的將領名冊拿出來,一一查閱。
韓德在灞下屯兵,不可動。
蔣虎、蔡鯰皆在南方鎮守,以他們的能力,未必能打的過蒙烈。
水軍的幾名將領,就不用想了,他們只善水戰,讓他們去北境,只會讓人笑話。
只能從韓翼、倪俊等人考慮。
倪俊作戰勇猛,確實可以考慮,但打仗除了勇猛,更多的還需要謀略。
韓翼之前是討伐魏國的主力將領,頗有謀略,就是有時太過於冒進。
王秦對這二人都不太滿意。
“唉。”
王秦嘆了口氣,惆悵的看向天邊。
三天後,陳尋再次入宮覲見皇帝,這一次皇帝沒有強求,只是詢問他關於對北境的看法。
陳尋思索片刻道:“鐵木部漸漸做大,確是我北境之患,現在是春天,待到秋冬之際,為了獲取物資,必然要侵犯我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