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期負傷逃出漢營,隨他一起的魏軍將士見樊期都開始逃竄,那還有鬥志繼續作戰,於是紛紛撤逃。
許平聽聞毒箭射傷了樊期,很是驚喜,也很氣惱。
因為毒箭射中的部位並不關鍵,不能達到一擊斃命的效果。
但好歹報了楊明的那一箭之仇。
韓德大喜過望,立即轉身,率部發起猛撲,大有一舉拿下樊期之勢。
成水華統籌大局,見進攻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心裡很是著急。
又聽到樊期負傷而歸,更是嚇得不輕。
樊期眼下是魏軍戰力的代表,倘若有事,則軍心震盪。
“何福,塗信,立即前去接應樊期。”
成水華急忙命令左右。
“末將得令。”
何福,塗信兩名魏將立刻率兵前往接應樊期,他倆有些忐忑不安,連樊期這樣的猛士都負傷了,他們怕也是凶多吉少。
只是王命難違,不得不去。
魏軍久攻漢營沒有進展,如今連樊期都負傷了。
成水華心生退意,不想再戰,開始收縮排攻之勢,同時命令弓弩手於兩線壓陣,防止漢軍追擊。
陳尋見魏軍緩和進攻之勢,退意明顯,心中糾結,全力追擊?還是任由魏軍離去。
思考許久,陳尋下令,各部停止追擊,放魏軍退去。
何福、塗信膽戰心驚的救下樊期,韓德並無死纏之意,魏軍主力盡出,倘若率軍太過深入,恐有被包圍之險,最後想要全身而退,不是易事。
成水華沒有率先撤離,而是率精銳壓後,避免動亂,以穩軍心。
這場進攻以虎頭蛇尾的方式結束,成水華意識到要想靠武力強攻,是很難和漢軍決出勝負的,最好的結局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壞的結局是死無葬身之地。
待魏軍全部退去,許平急忙打聽韓德進展如何,有沒有成功擊殺樊期。
韓德苦笑著搖頭,“留不下樊期,魏軍不是烏合之眾,精銳猛士甚多。”
陳尋聽聞許平安排弓弩手暗殺樊期,雖未成功,但也射傷了樊期,箭矢上的毒,不比楊明所中之毒弱。
這一箭下去,樊期不死也去半條命。
算是報了楊明的一箭之仇。
成水華退回大營,立刻命人救治樊期。
見樊期臉色鐵青,嘴唇發紫,回到大營片刻功夫便昏迷不醒。
成水華嚇壞了,急忙命大夫救治。
雖然樊期的名聲不如漢軍的楊明威赫,但樊期如今在魏軍大營中的作用極其重要,決不能死。
這次進攻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加上樊期負傷,這讓成水華和魏軍老實了很多天,都不敢再踏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