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結束,繁華的西京城,已經被摧毀了一大半,百姓們在街頭嚎啕大哭,還有一些囚犯,沒有被抓住,仍在四處作惡。
曹炎被聯合軍脅迫,下了多道旨意,什麼誅成水華九族,逮捕成水華一黨的成員等等。
但這些旨意都沒有送出宮門就被攔截了。
剛剛搶佔了皇宮的聯合軍,就被禁軍給殺的落花流水。
曹炎又重新回到了成水華的掌控中,驚魂未定的曹炎,只能在心裡暗暗祈禱,一定要讓大魏挺過這一難關,至少不能在他手裡亡了。
沒有一個皇帝,是願意做亡國之君的。
畢志調動各部,以最大力度恢復秩序,維持治安,全力使西京走回正常軌道。
可摧毀容易,恢復就太難了,尤其是在這內憂外患的困難時期。
所有的人力、物力,全都優先支援前線。
畢志苦苦維持整個國家的運轉,身心俱疲,每日都睡不好覺,睜開眼閉上眼都是在桌案前,頭髮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花白,整個人都憔悴消瘦。
他感覺自己離過勞死沒多遠了。
西京的政變,致使兩萬多人死亡,傷者不計其數,使整個魏國震盪,民間惶恐更懼,影響極為惡劣。
後方遭受如此大的變故,對軍心來說,亦是重創。
成水華接獲校事的詳細密報,大為震怒,天狼衛竟然陰謀鼓動政變,目的就是破壞魏國當下的緊繃環境,是魏國徹底崩壞。
用心何其險惡,用意何其歹毒!
然而,成水華除了痛罵,卻也做不了什麼,只能命各部,各地官府,嚴厲打擊國內的細作活動,尤其是針對大漢的天狼衛。
因為打擊細作,魏國掀起了一陣不小的風暴,但除了擾民以外,所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
度過寒冬,大魏進入了第二個保衛戰的年頭。
成水華越發感到心累。
雖然魏國有大倉作為強有力的後勤保障,但若是整個魏國都因戰爭而荒廢了生產,僅依靠大倉,也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對比大漢,魏國遜色了太多。
畢竟現在的大漢,相當於原來的三個國家,整體實力太強了。
陳尋每日都親自巡察防務,風雨無阻。
他知道,這場仗,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拉開雙方的差距。
時間越久,魏國的實力會被削弱的越嚴重。
而大漢,雖然各方面消耗巨大,但還算平穩。
北面的忽雷,猛攻河隴受挫,部眾人心浮動,後方有大部開始蠢蠢欲動,打算趁機偷襲狼丘,吞併忽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