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衍,推辭,奧莉帕拉與魏使的交涉,最終不歡而散。
魏使很是氣憤,魏國攜大勝之威前來商討合作,光是這份誠意,就令人動容。
但奧莉帕拉根本沒有合作的意向,整個過程,都是在忽悠魏使。
等魏使離去,一旁的丁寧才算鬆了口氣。
他可不想看到魏使和奧莉帕拉達成某種協議,如果這樣,他必定會成為這次合作的犧牲品。
魏使一回驛館,就寫信回西京將奧莉帕拉的態度表明於成水華。
成水華接到信,惋惜的嘆了口氣,“頭髮長,見識短,說的一點沒錯,女人執政,就是個錯誤,這天下,未來真的要歸漢了。”
李太道:“奧莉帕拉還幻想著能滅我大魏,入主關中,借關中之勢,與王秦抗衡。”
“這個想法,天真,幼稚,沙羅人始終都改變不了固步自封的思想,沒有大的格局,談何天下。”
成水華問道:“那依先生之見,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關閉關西邊市,發兵乘勝追擊,痛揍沙羅?”
李太道:“既然說不通,那只有用武力回應了,只是手段不能太激烈,應儘量避免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否則又會讓奧莉帕拉得寸進尺。”
“那就請先生速速制定方案,趕快實施。”
成水華心急道。
李太抱拳道:“遵命。”
在李太的操縱下,關西邊市關閉,沙羅商人被驅逐出境,大將徐豹統兵五萬,進駐關西,數千輛特製戰車被運至關西,它們專為剋制沙羅人而生。
無論是重騎、輕騎、重甲,在這種戰車面前,都很難有一戰之力。
魏國關閉了邊市,奧莉帕拉也不生氣,而是立即整頓兵馬,打算再次入侵關西。
普特蘇瑪勸道:“河隴一戰,魏軍重拾信心,且成水華為了對付我軍,打造出了一批特製戰車,我們若是不做準備,就貿然進攻,會吃大虧的。”
奧莉帕拉這才收回軍令,只是整頓兵馬,卻沒了迅速進攻的打算。
而成水華,自然也沒有真的要進攻的想法,都只是彼此嚇唬一下對方。
沙羅和魏國的你來我往,看的王秦很是無語。
他知道,隨著蜀國滅亡,沙羅和魏國都意識到了大漢的崛起,已經成了他們最大的威脅。
若是他們繼續廝殺,最後便宜的只會是大漢。
聯手對抗大漢,是他們的唯一出路。
可雙方又都各懷鬼胎,沒有合作的基礎,這就意味著唯一的方法也沒用了。
針對當前的情況,王秦再三分析,認為不要過多幹預,任由兩方互掐最好。
一旦介入過多,勢必引起反彈。
不理會西面,王秦將目光又投向了東方的武國。
東英海一統四島,緊接著釋出了一系列利民新政,為自己博得了一大波好名聲,為取代武晉做好了前期準備。
禪讓只是時間問題。
在寶石島的井田見,不斷的吸納反對東英海的各方勢力,組成擁護皇室的聯盟。
為了名正言順,井田見偽造了一道討賊詔書,對外宣稱是武晉給他的,詔書中,痛斥東英海是武國的第一罪人,並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團結起來共同討伐東英海。
末尾,武晉又封井田見為武國的兵馬大元帥,負責討伐東英海的一切事宜,並節制所有兵馬。
這封討賊詔書,迅速傳遍武國乃至各國。
明眼人一看這詔書,就知道是井田見以武晉名義偽造的。
但還是有很多不明事理的人,認為是武晉暗中發給井田見的。
這個鍋,武晉表示太冤了。
他不想背,也不敢背。
但不管他願不願意背,這個鍋都已經扣在他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