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和沙羅初步進行合作,效果並不明顯,魏國的資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沒有大漢的物美價廉,而且種類也沒有大漢的豐富。
沙羅人更傾向於和大漢進行交易,而大漢,也從普通交易,轉為戰略資源的交換,沙羅人現在控制了貝斯特大草原,掌握了大草原上最優質的戰馬,漢廷一直在籌備大型騎兵軍團的建設,需要大量戰馬。
為此,在王秦的同意下,大漢的商人以高價和沙羅人進行馬匹交換。
奧莉帕拉知曉後,很是惱怒,立刻禁止國內商人用馬匹和大漢交易。
然而禁令並不能起到顯著作用,為了利益,沙羅商人可以豁出一切。
不到一年時間,大漢就得到了數萬匹戰馬。
原先從武軍手裡搶來的戰馬,隨著時間變老,已經不能適應戰場的衝鋒,大多戰馬都被當成食物給分食了。
這些交換來的戰馬,迅速填補了大漢騎兵軍團的空缺。
王秦和兵部,老早就開始破解沙羅重騎的辦法,對付騎兵,最好的辦法就是騎兵和車陣。
但大漢的騎兵,起步晚,戰馬少,沒有合適的草原訓練,若是就以騎兵對騎兵,大漢是吃虧的,且不現實。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車陣,打造精良的戰車,進行演練,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戰鬥力。
為此,兵部和工部招募了大量工匠,對原有的戰車進行改良,改為更適合於西方地面行駛的戰車。
成水華開放了邊市,見雙方有了第一步合作,很是歡喜,立刻請來丁寧,希望加大合作,將答應的戰略物資,先提供部分給沙羅,以示誠意,而沙羅必須停止在河隴的戰事。
丁寧只是想坑一把成水華,哪裡會想著真的合作,他口頭答應成水華,一定極力促成雙方的進一步合作,彼此攜手共進,對付漢國。
成水華也擔心沙羅得到物資,會出爾反爾,但事到如今,別無他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李太卻認為,必須先停止戰爭,才能給予部分戰略物資。
成水華不想破壞這來之不易的信任,決定先走一步。
他命人準備了半年的糧草和軍用物資,送往關西,交割於沙羅。
奧莉帕拉開心的收下了這些輜重,卻閉口不談河隴戰事的問題。
普特蘇瑪和忽雷繼續發起猛攻,打的孫誡、金袈節節敗退。
成水華大為震怒,命人將丁寧找來質問,“我的誠意難道還不夠嗎,你們在河隴的軍隊竟然還不止戈,是真的以為我大魏好欺負嗎?”
丁寧慌忙請罪道:“齊王息怒,我們陛下是真心真意想與齊王合作的,但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普特蘇瑪雖是陛下的弟弟,但野心極大,又手握重兵,素來不服管教。”
“我們陛下給他連下了幾道退兵詔書,他都置若罔聞,大有自立之意,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陛下比齊王更心急啊!”
成水華聞言,臉色瞬間難堪了起來,“普特蘇瑪不聽從號令,罪大惡極,你們陛下應該以雷霆手段,將其拿下!”
“陛下何曾不是這樣想的,只是普特蘇瑪在軍中根基堅實,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大規模的兵變。”
丁寧搖頭嘆氣,很是憂愁。
“越是如此,就應越早果斷動手,拖的久了,只會讓局面無法收拾。”
成水華被丁寧帶偏了,一時間,恨不得代替奧莉帕拉下令處決普特蘇瑪。
丁寧又深深的嘆了口氣,“陛下正在思索對付普特蘇瑪的萬全之策,還請齊王再等候幾天,我們兩家唇亡齒寒,只有聯手對抗王秦,才有一線生機,若是互相攻伐,只會讓王秦坐收漁翁之利。”
成水華只能點頭道:“也只有如此了,還請先生和你們的陛下,速速做出對策,若是再拖下去,我只有豁出去了,到時休怪我魏國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