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軍救下了蘇茂,雙方匯合後,武軍將領大罵蘇茂,指責他們擅自出兵,不遵守規則。
蘇茂被罵的一聲不吭,這個時候,蘇茂等人被漢軍給打懵了,渾身狼狽不堪,全沒了之前的精氣神,大腦一片空白。
武軍將領見蘇茂等人這副要死不活模樣,是又氣又急,恨不得拔刀剁了這幾人,最後憤憤罵了一句,勒令他們即可返回燕都。
之前被收復的州縣,也全部放棄。
畢竟這些州縣距離燕都太遠,而石霖和武軍目前的力量是鞭長莫及,若是執意把守,只會分散更多的力量,反而會讓漢軍和石成逐步蠶食,白白損失兵力。
蘇茂雖有不甘,但不敢反駁,只能同意。
此時,深秋已過,刺骨的冬風吹在臉上,如同一道道刀子,叫人痛苦不堪。
寧中次率領神衝兵團,在趙國最大的港口津口登陸。
算起來,這是寧中次第三次登上陸地,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再來幾次,或許這就是最後一次了。
他必須振奮精神,漂漂亮亮的走完人生最後的道路。
弘毅在一旁小心翼翼的攙扶著,儘管他早就不耐煩伺候這個老傢伙,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
畢竟他能否順利成為神衝兵團大元帥,還得看寧中次最後的意思。
而他,為了這個看似近在眼前的軍職,已經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取了寧家的女子。
如果不能成功繼位,那可就是虧大了。
寧中次渾濁的雙眼裡,看出了弘毅對自己的厭煩。
他清楚,自己這般境況,換作是誰,怕都是不高興伺候。
可誰叫他是大元帥,只要他一天佔據這個位置,就會有無數人要對他恭恭敬敬,要對他惟命是從。
這就是權力的好處,只是可惜,他擁有權力的日子不多了。
這次出發,神衝兵團帶來了大量的輜重,足夠黑志澤和他們的兵團,撐到明年夏天。
臨行前,東英海再三叮囑,讓他和黑志澤好好配合,維持武國在趙國的利益,將石霖現有的地盤納入武國的勢力版圖。
這是武國制霸天下的重要戰略計劃。
寧中次深感任務艱鉅,這次與入侵江南大不一樣,他們所要面對的對手,不只是一個王秦,還有強大的魏國。
而關鍵是王秦所建立的漢國,其實力比當年足足強大了好幾倍,對手不僅變強大了,還多了一個。
可他們武國,派出的軍隊卻減少了,兩個兵團加在一起,也只有二十萬人。
只相當於武國的一個常規兵團。
如今的武國,三大正規兵團,就只剩下石井松的田橫兵團。
麻一誠和他的鳥川兵團,仍在明珠島上吹海風。
據說東英海已經著手打造新的兵團,以及重建鳥川兵團。
在曹伍陸的安排下,新兵不斷的運往明珠三島,這是武國的一級軍事機密,除了少數幾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
而大寧港的大漢水軍,雖然實力不斷增強,並在海面上加強了巡邏力度,但無法突破麻一誠的警戒線,所以還不能察覺明珠島的實力變化。
東英海秘密增兵明珠島,自然是為了再次入侵做準備。
在東英海和曹伍陸的構想中,入侵陸地,還得從江南打破缺口。
他倆計劃,待搞定井田見之後,集中力量,一路由明珠島進攻江南,另一路則由趙國南下進攻漢國的永安省。
雙管齊下,進取漢國。
而魏國,見到武國和漢國掐架,自然是樂見其成,打的越兇殘越好,最好兩敗俱傷,他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而吞併兩國。
東英海卻不擔心魏國坐收漁翁之利,他們武國別的沒有,就人多,在他的構想中,消滅漢國,犧牲五十萬人,武國還有一百多萬青壯可以戰鬥,這是武國最大的本錢,亦是東英海最大的底氣。
相比各國,武國堪稱是全民皆兵,男人從小進行軍事化訓練,只要到了合適年齡,都可以披甲上陣衝鋒,而女人,除了要承擔耕田種地的重任,還要負責冶煉鐵器,打造兵器、戰甲。
在這一點上,即便是強大的魏國,也無法與之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