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河州最近的趙國邊軍,是一支人數兩萬軍隊,他們駐紮在壽州。
壽州是趙國與永安省交界處最繁華的大城,守將名叫姜鎮。
姜鎮原是舊楚江北人士,因為年少時逞強好勝,打死了村裡的惡霸,被官府通緝,不得已逃到了趙國。
到了趙國後,姜鎮迎來了人生的大機遇,因為迫於生計,他參加的趙國的軍隊,在參與剿匪戰鬥中,救了上級一命,因此倍受賞識,從此平步青雲,不到十年時間,就成了壽州的統軍大將。
因為痛恨舊楚當年對他的通緝,姜鎮一直都是趙國軍方的鷹派將領,他多次向石霖建議,希望朝廷能派大軍南下,收復江北。
可是因為種種原因,石霖一直都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在趙國,類似姜鎮這樣的鷹派將領,太多了。
這一次,石霖終於要進攻江北,邊境將領中,就數姜鎮最激動,最興奮。
為此,姜鎮向蘇怓寫信,希望能與大軍一道,參與攻漢一戰。
蘇怓對姜鎮有些印象,知道此人驍勇善戰,而且與朝廷的大員們關係良好,於是同意了姜鎮的請求。
同時,他讓姜鎮在壽州多做準備,囤積糧草、軍械。
蘇怓打算以壽州為進攻河州的大本營。
姜鎮知道了蘇怓的意思,更是興奮無比。
漢國的細作,將壽州最近的情況回報給了龍治。
龍治立刻就猜到了蘇怓的打算,距離河州的趙國城池有好幾座,偏偏只有壽州動作不斷,蘇怓肯定是打算以壽州為支點,進攻河州。
而且壽州的守將姜鎮,是邊境諸將中,對大漢敵意最深的人。
龍治決定,主動進攻的重點就放在壽州,同時掩護倪俊深入趙國腹地。
一旦決定,河州的軍隊立即行動起來,三更埋鍋做飯,五更出發。
近千名斥候,提前出發,開始清除工作。
龍治和高義率五萬大軍,直奔壽州,都指揮使郭伯安留守河州,倪俊則率領五千精銳,隱藏在暗中,待戰鬥打響後,悄悄的深入趙國腹地。
最近這段日子,隨著兩國盟約的撕毀,關係破裂,戰爭的陰霾就籠罩在兩國邊境上空,邊境的趙國百姓已嚇得不敢出門,倒是軍隊的斥候在頻頻活動。
趙國的斥候很快意識到不對勁了,今天,漢軍的斥候竟然越過了長城,向他們發起了進攻。
這是戰爭即將打響的前奏啊,漢軍斥候在開始清場工作。
他們立即派人回報給各城守將,讓他們早作準備。
但漢軍斥候是有備而來,他們越過長城時,早就在趙境的漢軍斥候,便開始了圍攏堵截。
斥候之間的戰鬥,是無聲的,相比激烈的戰場廝殺,更鐵血、殘酷。
一具具冰冷屍體,就地掩埋,不留痕跡,絲毫看不出之前這裡發生過戰鬥。
儘管漢軍斥候是憋足了勁,發動突襲,但仍然有趙軍斥候逃走,他們立即向各城預警。
而在這時,龍治、高義率大軍以極快的速度,向壽州逼近。
姜鎮還在睡夢中,突然聽到外面副將急促的喊聲,他連忙起身,詢問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