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尋經過充足的準備,率大軍,挺進易城。
劉焌逃回西川時,命黎煌、李飛留守易城,防備漢軍。
黎煌得知漢軍來攻,嚇得臉色鐵青。
在與漢軍交手的過程中,他們就沒有佔到便宜。
按照劉焌及方伯的推測,漢軍短時間內,是不會向他們開刀的。
可距上次戰爭過去才幾個月,漢軍為何就殺氣騰騰的打來了?
劉焌、方伯的推測有誤啊!
黎煌趕緊命人給天府求援,希望劉焌能早作準備,以防萬一。
接到求援的劉焌,也是納悶。
漢軍突然又發起了進攻,這與他們預測的不一樣啊。
難道是大漢朝廷又改變策略了。
不需要他們作為與魏國之間的緩衝屏障?
大漢有信心能抗衡魏國?
劉焌、方伯反覆探討,都沒能得出結論。
最後,劉焌擔心黎煌不是對手,特赦了丁寧,命他去易城協助黎煌,並告訴丁寧,易城一旦有失,就是他人頭落地之時。
丁寧帶著惴惴不安的心情,趕赴易城,同時,劉焌安排了一隊士兵,保護丁寧的安全。
既是為了防止丁寧逃脫,也是監視丁寧。
只要易城有失,這些保護他安全計程車兵,就會取他性命。
到了易城,丁寧趕緊來到將軍府,與黎煌、李飛碰面,分析形勢,商議對策。
黎煌道:“據細作回報,陳尋只率了五萬漢軍前來,剩下的兵力,留在邕城鎮守,同時,廢帝劉鼎亦在隊伍之中,他的禁軍夏賢,率幾千禁軍,為側翼,讓我納悶的是,他們行進的速度並不快,反而大張旗鼓,好像就為了告訴我們,他們要對易城展開進攻,讓我們早作準備。”
丁寧亦有同感的點頭,“漢軍最擅長的就是奔襲,以速度制勝,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這次卻突然改變了作戰風格,的確有古怪。”
李飛急吼吼的說道:“管他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然來了,就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那夏賢,是劉鼎最忠實的狗腿子,他只率幾千禁軍就敢為側翼,簡直是目中無人,不如讓我率一軍,先打他一個下馬威!”
幾人仔細研究了漢軍的行進路線圖,對夏賢孤懸主力部隊外的奇怪舉動,很是費解。
因為這不是兩軍對決,根本不必分兵,多此一舉。
他們哪裡會知道,陳尋是想借他們的手來消滅夏賢,讓劉鼎成為真正的孤家寡人,所以特意如此安排,給他們這個取勝的機會。
偏偏劉焌把丁寧派來了。
丁寧現在的壓力很大,遇到事情很容易杯弓蛇影。
他左想右想,都覺得有問題。
最後,他想透了。
“他孃的,這必定是陳尋故意設下的圈套,以夏賢為誘餌,打我們一個包圍戰!”
丁寧總結道。
李飛、黎煌如夢驚醒:“丁先生果然聰明,一眼就看穿了陳尋的詭計,我們決不上當。”
易城守軍因此按兵不動,只是加強防禦工事。
見敵軍沒有動靜,陳尋很是苦惱。
他將夏賢白白送給他們立功,但這群人居然不為所動,真是太氣人了。
難道易城有人看穿了他的心思,所以不打算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