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再一次證明,弱國無外交。
哪怕蜀使低聲下氣,百般乞求,大漢的皇帝和官員都沒有為之所動。
最後,王秦心軟了,他對蜀使說道:“其實,把劉鼎還給你們,不插手蜀國的事情,我是可以答應的,但你們得同意我一件事。”
蜀使眼睛一亮,忙問道:“不知大漢皇帝有何要求?只要是我們能辦到的,一定盡力做到。”
王秦笑道:“你們肯定可以做到,將東川劃給我大漢,我立刻從南川撤軍,從此不干涉劉鼎和劉焌的帝位之爭。”
蜀使臉色瞬間一冷,“這不可能,我答應不了漢帝。”
蜀國的根基主要就是西川、東川,失去了南川,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蜀國造不成重大影響,但沒有了東川,那可真就是傷筋動骨。
“那就是沒誠意,沒得談了,送客。”
王秦揮手道。
蜀使帶著憤怒,揮袖離去。
待蜀使離開。
許平抱拳道:“陛下,據說蜀國的西川和東川,出現了動亂,各方勢力都在製造混亂,逼迫劉焌向他們讓步,一些商人甚至選擇了舉家逃亡,或至我大漢,或逃去魏國避難。”
“依我看,如果劉焌沒有有效的安撫手段,他這個皇帝是坐不穩的,我們何不雙管齊下,另派一軍,出龍潭口,進攻夔門,給劉焌沉重一擊。”
王秦點頭贊同,“的確,此時進攻夔門,就是打不下夔門,也能嚇死劉焌,但這不符合我大漢當前的國情,現各地都忙著耕種、屯田,如果抽調兵力西進,會耽誤田地的。”
許平沒有再勸,他與王秦的著重點不同,想法自然不一樣。
蒙鎮。
黎煌從斥候口中得知,大漢的後續援軍將至,而他們仍沒有攻下這座小小的城池。
繼續拖延下去,很可能會被漢軍內外夾擊,從而導致大敗。
因此,他只能選擇收兵。
聽到鳴金聲,李飛很是不解,在他眼裡,拿下蒙鎮,只是時間問題,為何要在這緊要關頭撤去。
他急匆匆的返回黎煌的大旗下,詢問黎煌。
黎煌指著北面,“我們這一仗打的夠久了,漢軍的援兵就快到了!”
“來了多少人?”
李飛驚訝道。
黎煌道:“大概有幾千人,是先遣部隊,還有大軍在後面。”
“區區幾千人馬,就把你嚇的要退兵,黎煌,你膽子未免太小了吧,派一支兵馬擋兩個時辰不就行了。”
李飛驚惱道。
他感覺自己要被黎煌氣死,在這個關鍵時刻退兵,功虧一簣啊!
黎煌並不在意李飛的責怪,他淡淡的說道:“帶兵的是楊明。”
“楊明?”
李飛一愣,隨即冷靜了下來。
關於楊明的傳奇經歷,他多少有些耳聞。
他最崇拜的兩位蜀將,黎輝、劉忠,在楊明手上可是吃了不小的苦頭,後者更是被幹掉了。
“來的好,我正要會會他,看他是否有傳言中所說的那般厲害。”
李飛緊握畫戟,目中迸發精光。
黎煌道:“楊明非同一般,不可大意,他於千軍之中,取敵將首級易如反掌,低估他,會吃大虧的。”
李飛道:“我不會大意他們,相反,我會拼勁全力,替死去的蜀將們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