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棋關。
劉焌召集眾將議事,大殿內,基本都是他提拔重用的青年才俊,在這次的戰爭中,表現卓越。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蜀國軍事面貌煥然一新,劉焌打造出了一個全新的軍事班底,一掃之前蜀國軍方的頹廢,令蜀國軍事實力提升了好幾個臺階。
四十萬大軍,幾乎是蜀國一半的青壯,為了運轉龐大的軍隊,還有幾十萬民夫在後方運送物資。
黎煌,黎輝之孫,在抗魏之戰中身先士卒,為將士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因此受劉焌看重,成為麾下重要將領。
李飛,在抗魏之戰中,力斬魏軍數十員將領,極大的打擊了魏軍囂張的氣焰,成為劉忠死後,蜀軍的第一猛將。
這兩人成了劉焌的左膀右臂,幾十萬大軍,劉焌指揮自若,絲毫不顯慌亂,令一眾將領對其無比敬佩。
如無意外,魏軍敗退,已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這次的抗魏之戰,使劉焌的個人威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劉焌內心暗暗竊喜,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權勢帶來的快樂。
相比之下,劉鼎從一開始無比喜悅,漸漸變得憂心忡忡。
在劉焌的光環下,他劉鼎成了國人眼中的昏君,一無是處。
雖然魏軍還沒有退走,但局勢已經穩定。
劉鼎又開始擔心起了劉焌,這個皇弟,無論是才情、能力,還是名望,都比他強。
如今又掌握了全國的兵力,一旦起了異心,他的帝位,怕是保不住。
他派在劉焌身邊的監軍,黃溙,原本是與劉焌共掌兵權,負責嚴密監視劉焌的。
可黃溙哪裡會是劉焌的對手,論智謀心術,他在劉焌面前,充其量就是個三歲小孩。
劉焌只略施小計,就將黃溙的權力架空。
黃溙這個監軍,成了有名無實,在軍中壓根無人理睬。
劉鼎得白毦司彙報,心急如焚。
必須遏制劉焌,不能讓他獨掌大軍。
一方面,他密令黃溙,想辦法分取劉焌手中的兵權。
另一方面,他派丞相黃淏,代替自己,去天棋關前線,犒勞三軍,實則藉機拿掉劉焌的大元帥之位,由丞相黃淏暫領兵權。
本來,劉鼎想親自前往,但又擔心引起劉焌的戒心,或者,劉焌萬一動了歪念,反過來要對他下手,那可就玩完了。
黃淏一聽劉鼎的計劃,當場嚇得半死。
這可是個危險度相當高的任務啊。
一不小心,他就有去無回了。
黃淏深知劉鼎的心思,如果成功,萬事大吉。
萬一失敗,劉鼎也可將責任推到他的身上,就說是黃淏私自做主,意圖不軌。
總之,這是個燙手山芋,由不得他不接。
黃淏只得前往天棋關犒勞三軍。
訊息傳至劉焌處,劉焌可不傻,劉鼎密切關注他的同時,劉焌也在緊盯著劉鼎和朝廷的一舉一動。
他太瞭解劉鼎了。
劉鼎十有八九,是擔心起他了,想對他下手。
我是該順從,還是抗命?
順從的結果只有一個,死。